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中国人对颜色的感觉十分微妙和敏锐,不似阿拉伯人和欧洲人这么富丽鲜艳。尽管中国人骨子里不重视色彩,但说起颜色,感觉却相当正。我们讲的这个天青色,其色泽微妙含蓄,耐人寻味。今天,小编就着故宫博物院的大展“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藏汝窑瓷器展”,给大伙说说,这天青色的来历。
汝窑釉色,根据宋代《咸淳起居注》的记载,是一种“天青色”,和明代鉴赏家心目中的柴窑相当的接近。加上大雨过后、天空放晴的颜色自然深奥,并非一般仿品所能复制。汝窑瓷胎颜色多数像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呈现出微微粉色,其色调与官窑有些近似。
就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藏汝窑瓷器而论,其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的青瓷,而有它独有的特殊格,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一些,有的稍淡一些,但不离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
被称为颜色釉鼻祖的青釉,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早期原始瓷。化学分析表明,当釉中含铁量在1-3%左右时,北京翰海异地拍品征集海选开始啦:一捌久 四久捌二 五二五一;朱经理。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后,即呈青绿色。由于天然制瓷原料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铁分,因而青釉成为最早出现的颜色釉,从商代至南宋,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总,青釉瓷一直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
汝窑釉色的宋《咸亨起居注》说是天青色;明人《归田集》认为与柴窑的雨过天青相似;高濂《遵生八笺》说,“其色卵白,北京翰海异地拍品征集海选开始啦:一捌久 四久捌二 五二五一;朱经理。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张应文《清秘藏》亦沿袭此说;田艺衡《留留青》认为“色如哥而深,微带黄”;清代《南窑笔记》说,“有深淡月白二种”;唐铨衡《文房肆考》又认为是“淡青色”。上面所列宋、明、清书中谈汝窑釉色,形容的色调达8种之多。
就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藏汝窑瓷器而论,其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的青瓷,而有它独有的特殊风格,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一些,有的稍淡一些,但不离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青的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釉面无光的较多,有光泽的只占少数。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咨询价 29,428.75万 香港蘇富比 已开通 拍卖结果
0678 宋 汝窑兽面五足洗 9,600..00万 11,270.00万 澳门中信 已开通 拍卖结果
0628 宋 汝窑花口瓶 8,000..00万 9,200.00万 澳门中信 已开通 拍卖结果
0620 宋 汝窑长颈瓶 8,000..00万 9,200.00万 澳门中信 已开通 拍卖结果
0544 佚名 汝窑仿豆形立鸟香熏 无底价 8,260.00万 台北艺流 已开通 拍卖结果
汝窑器物鉴定要点有三:
宋代汝窑水仙盆 聚珍博雅艺术金融平台珍藏
一是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宋代汝窑葵口洗 聚珍博雅艺术金融平台珍藏
宋代汝窑莲纹大碗 聚珍博雅艺术金融平台珍藏
二是釉色。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这也是鉴定汝窑器物鉴定要点之一。
宋代汝窑折沿盘 聚珍博雅艺术金融平台珍藏
宋代汝窑折沿盘 聚珍博雅艺术金融平台珍藏
三是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多是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所以在汝窑器物底部多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一般支钉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这也是鉴定汝窑器物的要点。
古董艺术品鉴定交易拍卖平台:
咨询电话:余尔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