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明清文献 大明斗彩碗 大明斗彩碗 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中说:“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明·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以上二例记载了明代宣德与成化时期有“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与“五彩”的瓷器都很名贵,但“青花间装五色”和“五彩”是什么样的瓷器,其特点如何,说得不够明确。若结合传世品及近年的科学考古材料分析,明人沈德符、谷应泰所述应是宣德青花五彩,而记载中的“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现在看来则是成化斗彩中的名品。可见明人将青花五彩和斗彩统称为五彩。 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近人许之衡先生著《饮流斋说瓷》则称:“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 以上三例记述较明人书籍交待得更具体些,指出了施彩的工艺有“点染”或“蓝笔先绘面目衣褶再填五彩”,实际上这些都是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可见明人、清人、近代人在著书立说时将明成化斗彩瓷器称为五彩。 南窑笔记 清乾隆 斗彩团花马蹄碗 清乾隆 斗彩团花马蹄碗 清中期《南窑笔记》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大约清雍正至乾隆时期)中写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此段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南窑笔记》是出现“斗彩”之说最早的一本著作,但分析得不够全面。与实物对照,记载中的“填彩”与“五彩”较准确。这里所说的五彩为纯釉上五彩。填彩为斗彩中的一种施彩方法。关于“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的说法与成化斗彩传世品的施彩方法不符,可能作者将青花五彩称为斗彩,因为这种“凑其全体”的画法实属青花五彩类。《南窑笔记》作者在当时也是将“斗彩”与“五彩”相为混淆,但能将明代彩瓷划分出斗彩、五彩、填彩三大类,实难能可贵,对后世彩瓷研究也具有积极影响。 彩瓷事例 斗彩葫芦瓶 斗彩葫芦瓶 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成化斗彩罐有盖者多数为雍正时后配,所以以上所记“成窑五彩”可能就是成化斗彩。 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记:“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宣窑青花有耳盖碗,五彩暗八仙铙碗,五彩的收小些,亦照样烧造……五彩洋花八宝大盘……五彩并莲茶碗……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张玉交成窑五彩菊罐一件、成窑五彩荷花罐一件。传旨,着交唐英各照样配盖一件,其罐与花囊不可持去。” 以上三例记事档中五彩器,结合传世品分析大都是斗彩瓷器,说明到清雍正、乾隆时期,斗彩与五彩仍未被区别,清宫亦将斗彩称作五彩。 斗彩之说 寂园叟著《陶雅》卷下称:“何以谓之豆彩,豆者豆青也。……杂以他色曰豆彩。”又说,“豆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而式微于乾隆,嘉道以后殆未之见也。……亦名之曰斗彩。”这里作者将豆青色称为斗彩,实际上说的是康熙豆青地五彩瓷器,这种五彩瓷器嘉道以后确实不烧制了。如康熙豆青地五彩花果纹盖碗,以豆青釉色为地,五彩绘酸浆果纹饰,盖面与碗身各绘两枝。浆果包含在桔红色的囊状花萼内,绿色的枝与叶,乳白色的花冠,非常艳丽,是件精美的釉上五彩瓷器,不是斗彩器。这种豆青地五彩器为康熙新创,以后各朝很少发现。 民国时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中说:“何谓豆彩-盖所绘花纹以豆青色为最多,占十分之五六,故曰豆彩也;或称斗彩,谓花朵之攒簇有类斗争,或称逗彩,谓彩绘之骈连有同逗并,实则市人以音相呼,辗转讹述……” 以上晚清至民国的瓷书中用“斗”字的同音字讹传出“豆彩”或“逗彩”之说。其“攒簇有类斗争”为景德镇当地方言,有“凑近、拼凑、聚集”之意。将多种彩色凑在一起为斗彩,这种说法与传统的成化时期斗彩瓷器特点不相符合。 斗彩认识 香港《中国文物世界》1986年4月发表了一篇“沉没在南中国海的清初外销瓷”,其中有一件叫做“描金斗彩梧桐山水图棱花口大盘”,应称作“青花描金山水图棱花口盘”较为宜。 江西陶瓷研究所制做的艺术品在《陶瓷研究》上发表。其中有运用传统的“填彩”工艺制做的名为“青花斗彩”;有的以青花纹饰为主,釉面加饰红彩,叫做“青花斗红彩”;青花与釉里红合绘的纹饰则称作“青花斗郎红”。看来现在景德镇生产的新瓷,凡与青花合绘一器做装饰的都称为“青花斗某种彩”,这种定名法可能与江西地方方言有关,景德镇称“斗”有“兜”之音,就是“斗拢”、“凑合”之意,这与陶瓷发展史上的名品成化斗彩的称谓相比,含义上更宽泛了. 其他分类 总之,从各种资料来看,明清两代关于“斗彩”与“五彩”的称谓没有区别,凡青花与釉上各种色彩合绘的器物统称五彩。足见古代瓷书中五彩的内涵非常广泛。清乾隆以后,受《南窑笔记》的影响,逐 康熙青花斗彩鱼藻纹盖罐 康熙青花斗彩鱼藻纹盖罐 渐出现“斗彩”、“填彩”、“五彩”之称,但对斗彩的理解大不相同,使用“豆彩”和“逗彩”。当代学者对彩瓷的研究科学化了,根据彩料和工艺方法除青花外又划分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东风路5区9栋
公司:泰安安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手机:13430290012
微信:jiangyangzhao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