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橡胶芯膜的工艺流程及分析
充气橡胶芯膜的制作流程:充气橡胶芯膜制作——板梁钢筋一次绑扎成型——安装侧模板——板梁底板混凝土浇注——从板端一头穿充气橡胶芯膜——胶囊充气——用钢筋或铁丝固定胶囊——浇注板梁侧板及顶板混凝土——混凝土终凝、胶囊放气、拆除胶囊——清洗或维修胶囊、准备投入下一流程使用——混凝土养护。
使用橡胶芯模时,需要需要拆卸和安装的设备不多,放置时也节省了空间,对与现场施工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同时有利也有弊,虽然在建筑工艺上使用的较少,但本身的价格偏高,而且使用的周期比较短,反复使用也极易损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增高了一定的维修费用。在与橡胶芯模搭配使用时所需要的钢筋量多,其外型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也会变得质量不够标准,如果定位钢筋固定不稳,芯模很容易变形,造成桥板的厚度不够达标,虽然使用量不多,但是却是所有工艺中,费用较高的一个。
充气橡胶芯膜施工
1、在使用桥梁板内膜前,首先检查钢筋笼钢丝接头及轧丝头不得朝内径方向弯曲,以免扎伤芯模,形成漏气现象。先浇注钢筋笼底部砼垫层,再用绳将芯模牵引到钢筋笼内,并使纵向接缝朝上。
2、注意:桥梁板内膜,气囊内模使用时必须刷隔离剂,以减少抽模阻力,气囊不允许用机油代替隔离剂,一方面机油对橡胶侵蚀,另一个机油会污染钢筋。用肥皂水稀释,作为脱模剂效果比较理想。皂粉和水的比例大约是1:20
3、打开阀门充气到规定压力,即可关闭阀门、切忌不得超压。
4、异型桥梁板内膜应交替充气直达规定压力。
5、将进入钢筋笼内的芯模上下左右加以固定。克服上浮力及左右移动。
6、浇筑混凝土后,使用振动棒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芯模左右移动。且振动棒段头不可接触桥梁板内膜,以免穿破漏气。
7、待混凝土初凝后,打开橡胶桥梁板内膜的阀门放气,抽出芯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