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梅瓶拍卖价格

  • 发布时间:2018-04-19 21:54:17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国际中心2802
    公司:深圳弈古轩艺术品展览销售有限公司
    手机:18320965926
    微信:yhs7708802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历史演变     名称由来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马未都《醉文明》。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唐代

    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为精湛。

    宋代

    梅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在宋朝时期梅瓶也叫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

    南宋梅瓶: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

    元代

    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带盖,盖成钟形,中有管柱形子口,盖可倒过来当酒杯用。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

    明清

    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有的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

    清嘉庆年间的梅瓶造型多样,有的向宽短型发展,有的向瘦长型发展,胎体与乾隆时期区别不大,釉色的白度较乾隆时高,而釉的质地较乾隆时有所下降。梅瓶花纹比较多样,但艺术品位较乾隆时期差。

    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明清梅瓶在器形上略有区别,明代梅瓶,肩部较丰,胫部肥硕。清代梅瓶,肩丰硕而挺阔,胫部内收,至近底处又微撇。以景德镇窑制品佳,有各色釉和彩绘装饰。其中,肩部有墨书或青花楷书"内府"二字者,是宫内用器。清人因瓶口小仅能插入梅花枝而叫"梅瓶"。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嘉庆年间的梅瓶造型多样,有的向宽短型发展,有的向瘦长型发展,胎体与乾隆时期区别不大,釉色的白度较乾隆时高,而釉的质地较乾隆时有所下降。梅瓶花纹比较多样,但艺术品位较乾隆时期差。

    元代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 3,000..00万 84,000.00万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 8,000..00万 16,866.00万

    元 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 13,000..00万   14,950.00万

    清乾隆 青花海水祥云应龙 9,775.00万                

    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 9,800..00万 9,200.00万  

    梅瓶鉴赏和明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品相保存完整,殊为难得。器顶置高梯形小环口,接细而短的束颈。圆肩,上腹鼓,下腹内敛,胫部修长略微内曲。足壁稍稍外撇,底为挖足较深的隐圈足,足心平。造型综合特征符合陆军先生《中国梅瓶研究》著作中的梅瓶样式四31d<8>,大都为山西地区窑场烧造。器里、外裹足满施黑釉,正烧而成。足底涩胎,胎土白偏黄,瓷化度极高,坚致缜密,未施化妆土。外壁刻划花装饰两层纹饰带,幷以弦纹相隔。上为两朵折枝牡丹,纹饰空隙处满刻划直线纹,下为三组卷叶纹。线条流利,一气呵成,纹饰大方舒展。

    梅瓶鉴赏和明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变和政治上的改朝换代并不是同步的, 因此永乐和 洪武晚期, 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区分比较困难, 但从一般掌握的现象 看,大致可列出下述几点 :

    1、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 的典型。

    某些特殊器形可视为始于或盛行于永乐朝,如瓢形扁壶、抱月壶、大天球瓶、单 面扁壶、双系(或三系、四系)盖罐、花浇、压手杯、尖底莲子碗等。

    2、盘、碗之类撇口器的口沿极薄,手抚之较尖而无圆浑感。不见棱角。这种器 口特点, 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琢器胎体接痕微露, 不及 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3、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抚摸有极细腻 如糯米粉的感觉。

    4、永乐器的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白釉器的口边与底角釉薄处多 闪白色或黄色, 釉汁厚聚处闪浅淡的霞-青色, 琢器表、 里的釉面, 多均匀一致。 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少有厚薄不均现象。薄处泛黄,厚处呈浆白色,或稍闪 青色。有些器底白釉开有细片纹。白瓷器底部聚釉处,呈水绿色特别明显。细瓷 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纹。

    梅瓶鉴赏和明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5、 常见器足有以下几种:高深外撇式圈足、 内墙外撇式圈足、 里直外收式圈足、 齐平式圈足、外底边角微有突出的齐平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 北京翰海异地拍品征集海选开始了;详情请私信小编。。碗类的内壁与底面先解除印弦纹一周;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梅 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状甜白器盘、碗的底部胎体稍厚,并不 完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乐甜白半脱胎器,应属后仿品。

    6、青花器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釉色多数发青,用进口“苏泥勃青 料” ,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有 不同深浅的笔触感。

    7、 此时官窑与民窑常用的装饰, 有海水、 卷草、 缠枝莲、 竹石芭蕉、 折枝枇杷、 莲瓣、 洋莲、 暗龙等。 青花纹饰线条纤细、 清晰; 所用金彩成色足赤, 红彩色鲜。 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的装饰纹饰图案。

    8、玉壶春瓶唇口内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层,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块。

    9、永乐款式只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自然,凡特别规矩而呆板者要 注意其时代。

    10、 永乐瓷的气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 以 30倍显微镜观察, 凡气泡一律大小者, 要特别注意其时代

    梅瓶鉴赏和明永乐瓷器鉴定方法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 1.68亿港元成交

    梅瓶形制阔硕,唇口,瓶口小,短颈,阔肩,肩下部内收,圈足。颈部饰上下双弦纹,其内绘有折枝灵芝荷花纹。肩部饰火焰莲瓣纹。腹部上下各出双线弦纹为界,其内绘有折枝花果,分别为石榴、荔枝、寿桃,寓意三多。三组折枝,均呈倒三角形构图,分布均匀,错落有致。瓶身近底部,饰蕉叶纹。此瓶青花绘画风格清新,笔意浓厚,在造型、纹饰、青花发色上均仿永宣青花器物,尤其折枝花果的描画,以画仿成的「铁锈斑」,再现了永宣青花追求自然、水墨意蕴的装饰效果。

    此器纹饰折枝花果取意「三多」图,以石榴代表多子,荔枝代表多吉利,寿桃代表多寿,是传统装饰纹样中具有吉祥寓意的代表。乾隆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在制作与装饰上具有艺、工、意相结合的特点,装饰尤其讲究美好寓意,往往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此件即是经典一例。这件梅瓶在多个方面模仿明代黄金发展期的青花瓷器,造型比之雍正朝肩部更加丰满,又体现出乾隆时期的复古风尚与时代审美。

    余先生同步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