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从型式上看,常见的战国玉璧,大致可划分为三型:
A型:圆形扁平体,正中有圆孔。以器表纹饰之有否及纹饰的分区情况,又可分为三个亚型。
Aa型:器表有纹饰,不分区。根据纹饰形态的差异,复可细分为七式。
Ⅰ式:浅浮雕虺龙纹(图一:1):直径5.2l厘米,孔径2.8厘米,厚0.7厘米。乳白色,扁圆体。内外边沿琢出凸起的弦纹,两面皆雕隐起的六组虺龙纹。山西长治分水岭53号墓出土。
Ⅱ式:阴刻虺龙纹(图一:2):直径15.4厘米,孔径6厘米,厚0.5-0.9厘米。青玉质,有褐色、灰色、红色沁。扁圆状,薄厚不一,一面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两周阴线廓,廓内阴刻网格纹和虺龙纹。湖北荆州熊家冢4号陪葬墓出。
Ⅲ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图一:3):直径8厘米,孔径3.4厘米,厚0.6厘米。青白玉,一侧沁为褐色。内外边缘以綯索纹为界栏,表面浅浮雕云纹,其间夹以谷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Ⅳ式:阴刻云谷相杂纹(图一:4):直径7.1厘米,孔径3.15厘米,厚0.4厘米。青玉质,有黄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皆为阴线较宽的云谷相杂纹。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Ⅴ式:浅浮雕谷纹。又有两种形态:一如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所见者(图一:5):外径11厘米,内径5.9厘米,厚0.65厘米。灰绿色玉质,局部沁为黑色。圆形扁平体,两面饰谷纹,纹样单元形态较扁矮,形同卧蚕。又如安徽长丰杨公8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一:6):外径14厘米,内径4.7厘米,厚0.6厘米。白玉质,局部沁为褐色。扁圆状,内外缘琢出斜棱。表面满饰排列规整的浮雕谷纹,纹样单元浮凸较甚,颇状乳钉。
收购战国玉璧找谁,咨询电话:(陈先生)
战国玉璧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近代红木嵌战国玉璧插屏价格:421万 日期:
战国蝌蚪纹玉璧一对价格:381万 日期:
战国蝌蚪纹玉璧一对价格:376万 日期:
战国乳丁纹玉璧价格:119万 日期:
玉剑璲、小玉璧、工字珮共-----价格:296万 日期:
战国时代/西汉代白灰牛纹玉---价格:267万 日期:
战国乳丁纹玉璧价格:375万 日期:
战国玉璧价格,Ⅵ式:阴刻谷纹。又有两种形态:平面阴刻如陕西旬邑转角村秦墓所出的一件玉璧(图一:7):直径11.3厘米,孔径3.9厘米,厚0.3-0.4厘米。青玉质。扁圆形,内外边缘各饰一圈阴线,表面满饰阴刻谷纹,雕工粗犷,刻度较深,线纹边缘多有毛刺歧出,纹样单元大小不尽相若,排列不甚规律,有个别谷纹相连若“S”状。蒲格谷纹如山东临淄商王村1号墓中出土的一件(图一:8):直径16.4厘米。青玉质,表面大部沁蚀呈黄褐色。表面的谷纹是在分割减地形成的正六边形微凸曲面之上,进行阴刻而就,各六边形单元间还有分割遗留的三角形纹,分割线痕比较明显。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文化所占的地位最为核心。说起玉璧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有家喻户晓的成语——“完璧归赵”,也是记载于《史记》中,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历史上,蔺相如从秦国带回的和氏璧,其实也是玉璧的一种。在今天,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国时期相继出土的楚国墓葬中,我们的考古学者,也发现了诸多制作精美的玉璧产品,从这些玉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汉代玉璧的价格及图片,近日,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举办的拍卖会上,我们发现了一款带有玻璃光泽的战国谷纹玉璧。该玉器来源于民间藏友,重量达336.1克。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专家估价133万元。
玉璧中间有一个圆孔,璧面饰谷纹,外沿呈墨染式弦纹,外形特征明显,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该谷纹玉璧的尺寸较大,玉的纹理非常清晰,较为完整地展示出战国时期玉璧工艺品细致勾勒、精致规整的特点,在谷纹玉璧正面圆环中央,还有一滴天然红色指印状纹饰,凸显其与众不同。谷纹玉璧的纹饰饱满,光泽度高,都可以看得出战国玉器与其它时代的不同——光泽含蕴,质感极强。
璧,作为用来祭祀、礼聘、殓葬、辨等级、明身份、表财富的重要礼器,是中国玉文化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在它近七千年的漫长生命中,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政治、礼仪、经济、生活及人文精神。
它约在6000多年前出现,其存在范围包括了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含山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其中以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最为有名,其数量最多,制作最精,使用率也最为频繁。其后一直绵延昌盛至夏、商、周、春秋战国及两汉,汉代以后走入低谷,宋与明清极力仿古,遂又风行天下,但已仅存其形而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