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而本场中的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估价同为500万至700万港元,最终加价至1132万港元高价成交。Harman专拍第二场的压轴拍品,乃是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直径长达19.5厘米。因其近乎完美的用料和登峰造极的“乾隆工”,生动呈现了一幅喜庆祥瑞的贺寿仙境,一举以5409万港元惊艳全场。相信这个惊人的纪录短期内也不易再打破。
玉,在中国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中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但国内的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对玉、玉石和宝石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国际上统称的玉专指软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宝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集合体,绝大多数都是某种矿物的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碧玺、紫牙乌等。
中国玉文化由北向南出现的第一个繁荣局面,这就是红山文化(距今约5900年)——良诸文化(距今5300—4200年)相互辉映的两大玉文化,以牛河粱积石冢和反山、瑶山祭坛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此后,龙山文化(今山东、山西境内)、齐家文化由东向西又掀起一次小高潮。
玉头簪图片及收购价,咨询电话:(陈先生)
玉簪子,把玉材料制造成各种器物或装饰品,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绕工艺,从考古学资料看,我国玉文化大约有一万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发展,造就了精美绝伦、独树一帜的艺术王国。随着玉器运用于生产、装饰,到登上祭坛沟通神灵、标榜尊贵而渗透到氏族群体原始集团的社会生活之后,其神秘而崇高的内涵逐渐完善,并渐趋形成广泛、系绕的独立规范与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纽带。
头簪的原意是连缀,因戴冠于发要用工具,以后就把这种工具称为簪了。簪后来又变为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贵族妇女“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喜以满头珠翠为荣耀。
碧玉簪越剧,发簪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是当我们在看古装剧时,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将长发松松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再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发簪金属的光泽闪耀在发间,加上小而巧的坠饰,长发的风情便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了。
簪的本名叫“笄”。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插笄被视为标志成年的人生大事,需要举行仪式,称为“笄礼”。古代发簪形式繁多,仅从材料看,就有石簪、竹簪、蚌簪、玉簪、翡翠簪、骨簪、铜簪、银簪和金簪等多种。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在中国古代,男子也用发簪,而且男用发簪更注重实用性。发簪一般都是集材质和工艺于一体。
“钿子”是宫里妇女在不戴朝冠时佩戴的一种“冠”,多是用铁丝缠绕黑色丝绒为胎编织而成。有的钿子上面有用翡翠雕刻的吉祥云纹,在翡翠上面镶嵌了珍珠,非常清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