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护分区,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在大家所熟知的普通养老院内,很少会提到有关养护分区的概念,因为面对的老人大多为健康自理老人,护理人员进行集中照料即可。所以,此篇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而综合国内现有较为知名的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机构品牌,普亲养老在失能失智老人养护分区上做得较好,值得借鉴。
普亲养老全称为湖南普亲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是主要针对失能失智老人这类群体的长期照护机构连锁运营商,目前,普亲养老的连锁化发展已覆盖了包括湖南本土、海南、山东、浙江、安徽、福建等九个省份,其中,运营、筹建及拟签约的机构共达到三十家,真正称得上实现了品牌化发展。最值得称赞的是,在连锁化的发展过程中,普亲养老做到了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每家机构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进行综合的考量,让老人在机构内能够自在养老。
谈到普亲养老机构内部的养护分区,机构负责人提到,将失能老人与失智老人分开来进行照护是机构的基本准则,虽然失能失智老人总是统称为特殊老人,但从专业照护上来说,失能与失智老人所对应的照护准则是有细微区别的;而且如果将失能老人与失智老人混在一起照护,会出现很多类似失智老人殴打失能老人的情况出现,使照护陷入不利局面。所以,无论是在普亲养老的中心机构,还是社区型机构,都严格按照失能与失智老人分区进行照护,拿中心机构——普亲老年养护院来说,在分区设计中,8层小楼被分为两个区域,2-5层为失能老人楼层,6-8层为失智老人楼层,两个区域在内部设计上明显就有不同,例如,失能楼层为全开放式的活动室,而失智楼层则设置为洄游式活动间;而且从卫生间的设计上这类区别又得到了升华,失智老人卫生间在失能老人卫生间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引导,这里面都充分考虑到了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同时,在专业照护上也有区别。例如,对于失智老人,护理人员的照护更多是集中在心理疏导、心智照护及思维开拓上,会根据每位老人不同的失智情况进行康复活动的制定;而对于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护理人员会在日常生活照护上加入肢体的康复训练,以延缓失能老人的肢体衰老速度,减少生活上的不适感,增强幸福感。
不过,无论是失智老人还是失能老人,相对普通老人来说,照护的艰巨性都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国内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类似普亲养老这样严格按照分区照护的养老机构更是值得行业认可。
北京市普亲清河老年养护中心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里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