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当家人或保姆都已经没有办法为老人提供照护时,人们才会考虑将老人送往机构进行养老,把养老机构当做老人养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在普亲养老机构负责人看来,这样的想法并不全面,专业性的养老机构都是有主要针对人群的,以普亲养老机构举例,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失能失智老人,这类老人群体相较健康老人更需要专业的照护,而机构对他们来说才是幸福养老的起点。
据普亲养老机构负责人介绍,普亲养老以失能失智及高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确定了以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照护、康复护理、营养膳食、文娱活动及医嘱执行等为主的长期照护服务内容,除去这些照护内容,普亲养老更讲究要让住进机构的老人住得更舒心,从内心感受到开心,负责人说,这是他们的心愿。
负责人还介绍,每位老人在住进养老机构时,护理人员都会对老人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平概况等,以确保后期的照护计划取得良好的效果。最主要的是,打开老人的心扉,让老人能够交到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可以快速融入机构的新生活。而了解老人们的兴趣爱好,可以让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老人感兴趣的文娱活动,例如象棋、手工、唱歌等活动,“大多数时候,我们机构的社工都会带着老人做这些活动,有时候还会开拓更多兼具趣味与康复性质的小游戏,老人们都很喜欢。”
“其实,不管是健康老人,还是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更应该注重调养心理。”在普亲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看来,这些精神文化活动对老人来说与生理照护同等重要,能够帮助老人开拓生活眼界,提升精神境界。
那么怎样让老人养成健康的心理呢?普亲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答案是鼓励和爱。多用右手的大拇指,鼓励老人、肯定老人、赞赏老人,让他们更倾向于接纳自己,遇到任何状况,都要习惯站在老人的角度来思考,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和肯定,这样老人收到相关的讯息之后,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更能帮助他们有效恢复身体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老人也是,有的时候他们拒绝做一些事情是因为害怕面对外界的轻视。”普亲养老机构负责人说,“以前我就遇到过,老人因为失能失智,变得很不自信,喜欢抱怨,总是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会,其实并非如此。所以,无论是我们的机构护理人员,还是家属,我都建议他们给老人鼓励,亲口说出鼓励的话,或者与他们同做,让他们在爱好上寻回自己的价值。有了好的心态,对老人的康复和养老生活都是有益的。”
北京市普亲清河老年养护中心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里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