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铜镜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在铸造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西周和春秋时期,铜镜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迅速提升。
2004年,国内一家拍卖公司推出民国时期淮安著名收藏家关祖章先生旧藏铜镜专场拍卖,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成交,其中一面“唐代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以45.1万元的高价成交。同年8月,“中国历代钱币、铜镜专场拍卖会”上,152面古铜镜全部成交,成交总额高达359万元,其中一面“唐代瑞兽葡萄花鸟镜”因铸造工艺精湛,又是王公贵族所用,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以28.6万元高价成交。从此,中国的古铜镜收藏市场日渐活跃。2005年秋拍,一面隋唐“放日圆形瑞兽镜”以29.7万元成交。到了2006年秋拍,唐代铜镜再创高价,上拍中的“放日圆形瑞兽镜”以44万元成交,比一年前的成交价上涨了14.3万元。今年的一场春拍,112万元成交的隋唐“十二生肖四神镜”再次刷新铜镜拍卖历史纪录。而之前,过百万元成交的古铜镜,还有2008年秋拍,一个铜镜专场264件拍品,成交总额达635.58万元,当时一件元代“缠枝花卉镜”估价55万至70万元,却拍出了100.8万元。
东汉铜镜私下交易行情,咨询电话:(陈总)
东汉铜镜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汉汉代四兽纹铜镜价格:296万 日期:
汉代长宜子孙八连弧云雷镜-----价格:168万 日期:
汉代四鸟规矩镜价格:467万 日期:
汉代龙虎镜-价格:255万 日期:
汉代四鸟规矩镜价格:372万 日期:
汉代长宜子孙八连弧云雷镜-----价格:465万 日期:
汉代四兽镜-价格:418万 日期:
唐代铜镜,在业内,汉镜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能体现出一个铜镜藏家的收藏水平。汉代铜镜图案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图案题材上出现了神兽镜和画像镜,前者多是神仙与灵兽,后者多是名人和历史故事,比如伍子胥、范蠡等人物的画像。值得一提的是,铜镜较普遍地出现铭文也是从汉代开始。这些铭文书体丰富、文字繁杂,而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汉代的铭文镜和规矩镜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汉代铭文镜的内容和风格与汉代人的思想有直接关系,或者说,镜铭反映出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另外,汉镜的镜背上那些带有故事情节、人物景致的图案内容,堪称工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峰。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风格迥异的形象,战国镜的张力和层次感、汉镜的神秘和隽秀、隋唐镜的精致和浮华,这些古铜镜的经典代表将艺术之美生动地呈现在了方寸之间……
东汉铜镜分类,铜镜也是中国青铜器铸造史的一个延续和独特风景。我国夏、商、周被称为“灿烂的青铜器时代”,然而到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衰落,被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铁器所取代,但青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并没有衰落,相反,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可以说,古铜镜在青铜文化的大家族中是独立和自成体系的,或者说是青铜文化的延续。历代铜镜的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无不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真正的高价铜镜重点不只是看其年代,还要看该物是否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品。2006年秋正是铜镜市场遇冷时期,一面隋唐的“放日圆形瑞兽镜”在一场拍卖会上以44万元成交,成为全场价。在影响价格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此镜纹饰和铭文均为唐代早期镜中所罕见,工艺精湛,品相极佳。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8年大型鉴宝活动开启8。特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鉴定专家叶佩兰老师(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鉴定专家单国强(字画专家)、中国文物鉴定委员鉴定专家程书国(杂项、瓷器)。有藏品需要鉴定的咨询联系预约专家老师。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