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是企业主要缴纳的两大税种,虽然近年国家倡导为企业减税,但对于企业来说,税负过重依旧明显。
针对企业的税务筹划,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减征、免征,通过享受例如高新技术企业、小微型企业、农林牧渔行业等国家性优惠政策,进行相应的减免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
二、先征后返、既征即返,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会开发产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这时会出台相应地方优惠政策来吸引外界企业入驻。例如奖励地留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可达80%之多。
两种筹划方式孰优孰劣并不好说,国家性政策适用于全国,但因为其行业、规模等限制,使得许多企业并不能得到相应的优惠。
而地方性政策虽然有地域限制,但其优惠力度普遍较大,并且对行业限制小,许多享受不到国家性政策的企业会考虑在地方产业园落地,从而降低税负。
其次,除了新注册在税收优惠地的企业之外,许多大型公司因其税负较重,也会通过将自己的业务、销售部门开设在优惠地,将交易额及利润留存在当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一来,企业税负也可得到相应的降低。
当然,有许多高管、高收入人群的税率很高,以上方法效果甚微,这时我们会采取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设立个人工作室。
很多地方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会实施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个人收入者通过改变主体形式,设立个人独资或组成有限合伙,从简单的核定征收、财政奖励到合伙人的退伙入伙、多层嵌套,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尤其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更是能降低到3.5%,其中技巧可谓叹为观止,这里就不做具体阐述了。
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到头来才发现,那一项项大小不同的税才是企业痛点所在。所以会有企业逃税,会有企业漏税,也会有企业避税。
避税终究与逃税、漏税是不同的,因为它合法且合理,业内人都称之为税务筹划。虽说税务筹划被大大小小企业泛用,甚至连注册公司行业都后知后觉地分去一杯羹。
可不得不说,税务筹划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简单的找个税收洼地注册个公司,更不是开个发票以求增加费用,它需要与多个部门,例如:财税部门、业务部门甚至和公司领导人相互协调,去发现怎样的方式是最合适的。
是通过适用相应的税收政策,还是享受税收洼地扶持奖励,更是改变交易模式或组织架构,其中涉及不可谓不深远。
拿税收优惠地举个例子吧,经济技术开发区。凡是新开发的经济区,为促进当地政府发展,都会有一系列优质政策出台从而进行招商引资,这和其他税收优惠地并无多大区别。更多优惠政策请咨询薛老师,同号。
区别在于这个地方出台的政策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各大影视传媒行业、医疗器械行业、计算机软件行业等适合总部经济的行业,政策力度大且优,也因此纷纷有公司入驻当地。
但很多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时只会一心注重当地税收政策是否优质,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当地政策是否合适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业务模式在当地是否能够长远发展;是否需要改变组织形式及目的性是否合理等问题。
区域优惠不少想用就用,更不能滥用,享受区域优惠的同时必须经过前期的精准调查、方案设计、合理性评估及政府沟通,否则悔不当初。
我们一向认为术业有专攻,无论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还是个人针对收入避税,都需要经过专业团队策划及实施,才能避免因不了解而白白损失税务收益,更不会因不了解而触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