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界2010年3期王开国珍藏李弁铸造的“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致有力。宽缘。平背。色泽浅黄。直径约22、5毫米,厚约0、8毫米,重约3
大齐通宝是一种极其有数的钱币,据史料纪录,至今只发现过两枚。一枚为清代集币各人张权驯所珍藏,这枚钱因四字旁边各有一个小孔,人称“四眼大齐”;另一枚为清代咸丰时大画家戴熙所珍藏,这枚钱因上缺一角,人称“缺角大齐”。
1999年5月下旬,李老的老伴到西安海淀区沙沟农贸市场买菜,发现有一位河南商贩正在销售古币,回家马上将这一告诉了李老。李老听罢,便急急遽地赶往农贸市场。李老说:“其时我从钱堆上抄起一把逐枚细看,若是都是统一品种就没有什么珍藏价值,而这把钱币包罗许多品种,其中有铸造量少少的辽代钱币,我就断定这批钱币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最后,李老以每枚1元的价格将这批古币所有收购,共有2307枚,
2018年大齐通宝香炉鉴别真伪,咨询电话:(赵经理)
大齐通宝80亿,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主,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其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西安,戴出于私见投水自杀,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获得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置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月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由于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著名珍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大齐通宝唯其有数,弥足珍贵。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大齐通宝值多少钱,事实正如李老所料,在这堆钱里李老发现了在古币珍藏界有着“七台甫品”之称的金代贞祐通宝,南宋建炎元宝,南汉乾亨通宝和辽代天显通宝、保宁通宝、应历通宝、天赞通宝。这七台甫品是许多集币家求之不得的稀世至宝。拿天显通宝来说,至今只发现两枚,而这仅有的两枚又都流失到外洋去了。其中一枚被日本珍藏家川岛所得,他欣喜之余,竟把名字都改成了“天显堂”;另一枚着落不明。
克日,记者在江门市区一名古钱币网络喜欢者陈先生家中见到了两枚有数的古币——大齐通宝和天显通宝。
咸丰通宝至宝币,铸于清咸丰年间(年),币文为戴熙所书,对读戴熙(年),字醇士,号榆庵,自称井东居士,道光朝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归。其诗字画并名于世,是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各人,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其山水师法四王,不袭其貌而纯雅过之,有"虞山派"笔意,又受奚冈影响,故又呈"娄东派"气象。所作木石小品,停匀熨帖,亦工花卉人物,偶治印亦有古趣。道光时期,宫廷字画多出于其手。戴熙书法走帖学一起,为"馆阁体"书法名家,"尝入直南斋,屡邀宸赏",著有《粤雅集》《习苦斋画絮》等.戴熙论书有云:"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乃精炼之论也。
本公司以人为本·诚信合作·互利共赢
是国内具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之一,是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文化局核准注册的艺术品展览销售公司。公司创办以来,一直以创新的服务,固定宏大的投资群体,获得了古玩收藏界的信誉和好评。
同时,与多家博物馆及海内外知名收藏机构广泛交流合作,吸引了包括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美等国家的收藏者的目光,联合香港、澳门、新加坡、西安等地众多大型优质,为中国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集鉴定、交易、展览、交流、销售为一体的优质、专业、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依托雄厚的人才优势,严谨的审鉴态度、精准的交流渠道、质量,竭诚的服务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支持。
公司现有员工200多名,其中常驻及外聘正副研究院多名,文博专业本科学历占40%。公司唯才是用,大力吸收高端人才,在发展过程中,从国际巨头“苏富比”“佳士得”及国内一流行引进多名艺术品资深经理人,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先进的艺术品运营管理经验和庞大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另外公司根据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需要建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积极的开拓市场,发展买家,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为高成交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