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的艺术水平,的工艺水准。
上门收购雍正珐琅彩哪里专业,咨询电话:(电话) 或 (电话)(李经理)
本公司近几年对雍正珐琅彩市场分析估价: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价格:RMB日期:
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RMB日期:
真品雍正御制底款图,本公司征集的此珐琅彩碗撇口,浅腹,圈足器型规整,线条流畅,胎骨细腻器型规整,足底露胎。胎质坚实,胎体轻薄,红釉发色纯正,釉面温润,胎体轻重适宜,釉水柔润,包浆自然,碗口描金,胎薄如纸,映见指纹。器身分别绘有十二花卉纹:正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背面各题诗一首,并钤“旭”字方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花卉纹碗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底部书楷书“雍正御制”双行四字款。此雍正珐琅彩十二花卉描金碗属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保存品相极佳。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此套珐琅彩花卉碗,无论品相,绘画工艺,堪称绝世佳品!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高,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极少,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品。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珐琅彩瓷器经历了创造但不完美的康熙时期,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平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
近几年雍正珐琅彩市场行情价格:
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卉----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瓶----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日期:
雍正珐琅彩特征,2010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拍,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现场竞投气氛炽热,由第一口价2,000万港元开始竞投,经过总共45口叫价,以2亿5,26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任何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之世界拍卖纪录。期间1位电话投标者由3,500万叫价至5,000万,哄动一时;收藏家张永珍博士跟一名电话投标者由8,000万开始,竞争超过30口叫价,过程激烈紧凑,持续约10分钟,最后由郑博士以2亿2,500万港元投得,加上买家佣金,成交价高达2亿5,266万港。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新世界纪录,超过估价40倍,一时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款识上,雍正珐琅彩一般采用珐琅料书写“雍正年制”四字仿宋体图章式,也就是说在四字外框以边框用,鉴定时一触摸就会感觉有凸起感。而康熙时期的款大多不用珐琅料写款识。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