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又称袁头币,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方式公布《国币法令》及《国币法令施行细则》,规则国币品种有银币四种(一元、中元、二角、一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一厘)。国币以一元银币为主币,总分量为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份额锻造(后改为银89%、铜11%)。正面镌袁世凯旁边面头像及发行年号,反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袁大头”按照锻造年份,通常分为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版,假如再细分版别,则最少稀有十种。津造币总厂1914年12月24日率先锻造“袁大头”,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分厂随后向天津造币总厂收取钢模连续锻造。因“袁大头”币型齐截,成色、分量有严厉规则,很快得到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商场逐步取代了清朝龙洋的位置,变成流转主币。这以后,又借五四运动时期我国银行促请银行公会与钱业公会撤销鹰洋的时机,取得了仅有主币的位置。在我国近代流转的近千种银币中,“袁大头”铸量最多、版别最丰、撒播最广、存世最硕、影响很大,钱币保藏界称之为“银元之宝”。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民国袁大头金币 715万
袁大头签字版 496万
袁大头壹圆错版币 263万
双面袁大头银币 393万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 580万
民国 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 86万
三年袁大头(甘肃)壹圆银币 110万
袁大头八年银元一枚 97.8万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一枚 112.87万
鄂造袁大头九年贰角 164万
民国袁大头十年银元一枚 240.23万
民国元年袁大头银币一枚 150.17万
袁大头三角圆一枚 50.10万
民国三年袁大头苏维埃 134.9万
民国九年袁大头壹元 136万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中华民国留念币壹圆袁大头戎装版”存世量极为稀疏,在2011年开端已经在拍卖上打破百万元大关,在2013年的时分,再次出现一枚“中华民国留念币壹圆袁大头戎装版”,那时分经很多保藏家剧烈抢夺,终究以130万成交。如此成果,让很多学者、大保藏家张口结舌。
袁世凯,在我国前史上臭名远扬,被大家斥为窃国大盗,但这并不影响其锻造发行的银币的保藏价值。辛亥革新后,袁世凯做皇帝的愿望越来越激烈,为了解决军费和进步自己政治位置,民国三年(1914年)开端锻造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圆。大家通常称之为“袁像币”,又有 “袁大头”、“袁头”、“大头”、“袁像”等俗称,且各地俗称不一样,在西安称“大头洋”,在成都、重庆称“人头洋”,长沙俗称“光洋”等。
袁大头”的铸造量很大,仅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四年二月至民国五年的近两年时间内,就达元。还有资料介绍,仅壹元“袁大头”就铸造了75000万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新中国在年为满足进军西藏的需要也铸造过“袁大头”。
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3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8、9、10年版的为“中华民国*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在该系列币中,民国3年、9年、10年等一元币较为常见,民国八年的则较少些。但是,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中,袁世凯“签字版”则出类拔萃地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一类是民国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另一类是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以上两类(5种)均为样品币,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其市场收藏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