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于一侧的头部疼痛,往往比较顽固,可能定期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约 1/3 的偏头痛患者在发病前可出现神经系统先兆症状。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 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 3:1。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导致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 。此外,偏头痛还可与多种诸如焦虑、抑郁的疾病共患 。
同时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女性患者则倾向于在月经来潮前后发病,有15%的女性偏头痛患者仅在月经前后发生,即所谓“真性经期偏头痛”,至怀孕以后发作减少,其中75%~80%在孕期停止发作。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体上分为血管源性学说和神经源性学说:
1)血管源性学说,患者服用麦角胺后颞动脉波动幅度降低,同时伴随头痛的缓解,由此认为典型偏头痛有颅内动脉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导致视觉改变、感觉异常或轻度偏瘫先兆症状,继而颅内及颅外动脉扩张,出现头痛。
2)神经源性学说,偏头痛的病变源于CNS,内分泌改变及血管舒缩障碍是一种继发现象,即偏头痛的血管性表现是继发于神经中枢“释放”。多有遗传倾向,使发病阈值降低;在各种环境因素及诱发因素影响下,可导致脑部阈值进一步下降,通过一系列改变最终形成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1、综合物理疗法
“综合物理治疗”包括电针灸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经络导平治疗以及按摩推拿治疗等,治疗是按疗程的,一般病例一个月一个疗程,住院综合治疗一个月后回家继续服药治疗。
2、放松疗法治疗头痛
放松疗法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肌肉松弛精神安定减轻焦虑 的治疗方法。
3、药物治疗:
(1)止痛剂:应用该类药物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消除头痛之苦。
(2)贴敷法:玉本草穴位贴敷治疗贴,从针灸学角度看属于灸法的延伸,是以中医理论依据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治为原则,在国内推出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的贴敷法。
4、其他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血液稀释疗法、穴位注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针刺与经络治疗等。
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在偏头疼的间隙期避免诱发因素进行预防
1、远离酪胺酸类食物
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易导致头痛发作,这类食物包括:奶酪 、巧克力、柑橘类食物,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
2、减少摄酒
所有酒精类饮料都会引发头痛,特别是红酒含有更多诱发头痛的化学物质。
3、学会减压
放松心情,选择泡泡温水浴,做瑜伽等放松运动可以避免头痛。
4、规律运动
对有偏头痛的人来说,着重呼吸训练、调息的运动(例如瑜伽、气功),可帮助患者稳定自律神经系统、减缓焦虑、肌肉紧绷等症状。
5、生活规律
营造安静的环境,维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假日也定时上床、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