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金匮直万,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钱币,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圆形,书“国宝金匮”四字,下呈长条方形,书“直万”二字,被古钱币投资收藏者称“国宝金匮直万”,价值无可估量。
新莽国宝金匮直萬一枚,高:61mm,极美品“国宝金匮直万”向来被视为泉海奇珍。史载,王莽从摄政到新朝的十余年间,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留下了品类繁多、五光十色的货币。经考订,“国宝金匮直万”被认为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时所铸。此钱形制奇特,上部为方孔圆型,面文篆书“国宝金匮”旋读,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于两竖线间有篆书“直万”二字,即此一枚值五铢钱万枚。“国宝金匮”面世、身份颇为传奇,张絅伯存世仅“两枚半”之说,在泉坛广为流传。该钱存世极罕,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枚,此枚字口深峻,周身毛刺尚未锉去,品相甚佳,弥足珍贵。
国宝金匮有藏品要卖哪家公司好,咨询电话:(杨经理)
本公司近几年对国宝金匮市场分析估价:
国宝金匮----价格:日期:
西汉国宝金匮直铜钱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直--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钱币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直--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直万是青铜吗,一曰:此钱非流通所用的货币,而是代表王莽占有黄金的数量,是记载黄金数量的。二曰:在新朝第3次币制变革时,有“金货一品”的钱制,且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此钱中标有“直万”,则表明可兑黄金一斤。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钱币替换标明兑换黄金的情况,因而“国宝金匮直万”就可能是“金货一品”。
新莽国宝金匮直萬一枚,高:61mm,极美品“国宝金匮直万”向来被视为泉海奇珍。史载,王莽从摄政到新朝的十余年间,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留下了品类繁多、五光十色的货币。经考订,“国宝金匮直万”被认为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时所铸。
近几年国宝金匮市场行情价格:
国宝金匮直钱币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钱币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币价格:日期:
汉王莽“国宝金匮直”一枚------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方孔钱价格:日期:
国宝金匮直万价格,其中新莽国宝金匮直萬一枚成交价115万元人民币,拔得中国历代钱币专场头筹。
不负众望,此枚国宝金匮直万最终以636000元成交,大快人心!,国宝金匮直万纲目等级:一级成交价:636000元,国宝金匮直万国宝金匮直万,在今年的秋拍中,各大拍卖公司珍稀拍品云集较去年拍品水平有所提升。例如陕西古玩古玩交易中心的战国平肩实首布(839500元成交),陕西古玩古玩交易中心的名家历代古钱集拓(598000元成交),陕西古玩古玩交易中心的祺祥通宝宝源小平雕母(808500元成交),今又增一品国宝金匮直万(636000元),使得今年的秋拍再创佳绩!
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有个外戚叫王莽,他凭借其姑母在宫中的恩宠,官职连连升迁,西汉末年,他竟掌握了汉朝大权,进而自立为皇帝,国号“新”。王莽当政时,也多次改革币制。他改革币制,除了出于“托古改制”的目的外,还有削弱刘汉势力、搜刮民间财富之意。他托古改制,恢复了已废止200多年的布币、刀币的制度,变换形制,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改汉币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铸大钱,下令铸造错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王莽所铸刀、布币完全不同于战国时期刀、布币的形制。他在刀币上加了一个方孔圆钱,并且明明白白地铸上刀币的名称和价值。
本公司发展至今,充分利用在金融界的资源及渠道,与成员企业形成合作联盟,在锁定优质企业集团、个人买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艺术、艺术品金融理财投资、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艺术品产权交易平台、艺术品按揭、私人银行艺术品赏鉴计划等项目的运作,实现收藏、艺术品投资与金本的融合;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核心运营机构,集聚业界资深精英人士,并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等专家机构紧密合作,以产业化运作的理念与视角,不断积极进取、拼搏发展,在系统化、流派化、典型化的收藏运作中,尤其在鉴定检测、宣传策展、拍卖、私洽交易方面取得业界藏家的一致推崇。
理念优势
开发买家是公司的发展主线,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公司从成立至今为止的开拓及聚积有资金实力的买家市场工作中取得了众多卖家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公司服务项目包括:
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包装策划、艺术品专业摄影、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展览、权威行业期刊杂志、网络立体推广,私人洽购VIP客户俱乐部,以及高端客户资源共享等。
立体营销
公司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打造全球化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展示及交流平台,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展览活动,开创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的新模式。同时与定位全球的艺术品收藏品交易电商平台合作,缔造全天候自助交易体系,使艺术品收藏品流通渠道更。
如果哪位藏家想知道国宝金匮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交易详情,作为估价的参考依据,
可以与本人联系电话:咨询:
多年来一直为客户办理私人洽购,成绩斐然。我们的私人顾问团队博学洽闻,对市场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