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档案将一些用于陈设的玉器称为玉陈设。考古资料显示,陈设玉最迟出现在殷商时期,1976年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小屯遗址妇好墓,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器,其中就有玉簋等纯艺术性的陈设玉。通常所说的陈设用玉,包括山子、插屏、如意、簋、鼎、尊、觚、瓶、花插及圆雕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其实,很多陈设玉最初是作为日常用品。据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研究,不同的玉器,陈设的地点和方式各异,大型器主要用于室内陈设,小型器则放置于多宝格或案头。本文将山子、(人物、动物、植物)摆件、插屏和玉瓶归类于陈设玉,计41件,是乾隆玉前百名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拍场上的陈设玉中玉瓶最多,1994年至2005年,中国市场就出现过约700余件玉瓶,以清代玉瓶为主,成交价的又有90%以上出自乾隆朝。笔者统计,历年约有18件乾隆玉瓶成交价超过200万元,其中,白玉瓶14件、黄玉3件、碧玉1件。清代玉瓶数量多,大者50厘米以上,常见仿古瓶、扁瓶、宝月瓶、玉壶春瓶、梅瓶、葫芦瓶、棒槌瓶、仿琮式瓶、几何型瓶等造型,瓶身常见光素及雕刻纹饰者,纹饰内容多为花卉、花果、山水、人物、动物及仿古图案。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以1132万港币成为最贵的玉瓶。玉瓶是拍场上最受关注,涨幅较大的玉器,如去年香港苏富比约1063.15万港币成交的清乾隆黄玉巧色雕双鱼螭龙“鱼龙变化”图瓶,2003年6月11日在伦敦宝龙拍卖会估价4万至6万英镑,以20.335万英镑成交。4年时间,涨幅3倍以上。内地市场成交价的玉瓶是上海翰海2004年春拍成交的黄玉出戟螭龙瓶,484万元。
哪里可以出手乾隆时间玉瓶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乾隆时间玉瓶市场分析估价: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瓶估价:197万 日期:
白玉西番莲纹玉瓶估价:168万 日期:
“痕都斯坦”西蕃莲纹黄玉瓶---估价:142万 日期:
清乾隆白玉瓶式鼻烟壶估价:224万 日期: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瓶估价:109万 日期:
民国乾隆款诗文白玉瓶带估价:217万 日期:
乾隆玉春瓶,玉插屏由屏风演变而来。从1969年河北定县出土的东汉玉座屏看,东汉已使用玉插屏。清代玉插屏的数量较大,多用白玉、青玉、碧玉制成,插于木座或玉座之上,插屏上往往用深浅不一的浮雕技法雕刻山水人物、树木花鸟或诗文等,因尺寸较大且适于表现图案,玉插屏的纹饰题材丰富。常见单体插屏,也有联连者。拍场上,雕刻人物和御制诗文的插屏成交价格。高档的乾隆玉插屏拍场数量较少,成交价前百名中仅6件,5件在香港拍出,价是香港佳士得去年秋拍成交的一对白玉贺寿图圆屏,1824.75万港币。乾隆时期宫廷曾流行将古玉嵌在硬木制成的插屏上陈设赏玩,去年苏富比春拍3448万港币成交的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御题诗插屏,即是一件代表作。上海翰海2006年秋拍以385万元成交过一件黑白玉御制罗汉赞插屏。
考古资料显示,战国时期已有如意,玉质如意以清代最多,明代品较少。拍场上的玉如意九成以上是清代制品。清代的玉如意不再具有实用的功能,而是一种吉祥物。常见整枝形、三镶式、五镶式和木镶式,雕刻的图案多寓意吉祥,如龙凤纹、灵芝纹、双鱼纹、万寿纹等等,清代上层社会曾流行赠送如意。拍场上玉如意的数量很大,几乎每场玉器拍卖都有几件特别亮眼的如意,成交价不低。乾隆玉前百名中如意有5件(香港成交3件,内地成交2件),苏富比去年秋拍的御制白玉云蝠纹“游龙戏珠”图如意成交价,872.75万港币。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黄玄龙旧藏的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以429万元成交。今年上海保利春拍,一件白玉龙纹御题诗如意以257.6万元成交。
近几年乾隆时间玉瓶市场行情价格:
“痕都斯坦”西蕃莲纹黄玉瓶---估价:223万 日期:
清乾隆花开富贵白玉瓶估价:147万 日期: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瓶估价:122万 日期:
民国乾隆款诗文白玉瓶带估价:196万 日期:
英雄玉瓶---估价:219万 日期:
清乾隆白玉瓶估价:170万 日期:
乾隆玉瓶,玉山子主要流行于清代,乾隆时期因和田玉大料进京,为大型玉山子雕琢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十万余斤,是乾隆帝钦命雕制的,耗时十余年。清代以前玉山子较少,体量也小。清代玉山子通常用整块的玉料,以绘画作品为画稿雕琢,往往集多种制玉技巧于一体,犹如一幅立体的图画,因而被称为“玉图画”。清代玉山子的图案内容常见山水、人物,而清代以前多见花卉、树木,人物较少。玉山子常见白玉和碧玉质地,因玉料要求较大,价格一直较高。拍场出现过近500件玉山子,八成是清代雕琢。香港市场有5件乾隆玉山子成交价在200万港币以上。2003年苏富比秋拍,一件白玉雕十六罗汉山子以902.24万港币成交。今年佳士得春拍,一件碧玉访友图山子以456.75万港币成交。上海翰海去年春拍,一件白玉人物诗文山子以313.6万元成交,是内地成交价的乾隆玉山子。。
中国自古就有“爱玉、藏玉、佩玉”“君子比德于玉”等等对玉器的审美观念,早期社会中玉被统治者看作统治国家的重要神物和祭祀礼器,上至帝王、王公大臣、文人士大夫阶层,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玉顶礼膜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新疆准葛尔和回部后,清廷逐渐控制了新疆和田玉料的开采权,大量玉料进入内地,玉器制品的产量急剧增加。乾隆帝对玉情有独钟,促进了玉器加工业的兴盛,上海、扬州、苏州等地由此成为了玉器主要生产基地,这种盛况延续至嘉庆一朝。玉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达到了顶峰,制作的玉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超过历朝历代。民间藏玉佩玉随之发展到了新的高潮。但是拍卖市场上,2006年前成交价格的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也仅1932.775万港币。较之瓷器动辄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价差巨大。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瑰玉清雕”专拍的成功,才将玉器价格调高。即便如此,与瓷器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调整趋势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您手上有好的乾隆时间玉瓶一直没有出手吗?怕好的乾隆时间玉瓶卖不出合理的价格吗?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 请拨打 古玩经纪人:姚经理 帮您轻松解决您的担忧!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