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可把玩,可雕刻,可治印,几经传承后,往往文化底藴深厚。因此深受整个汉文化圈人士的喜爱。藏者往往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着迷于同一主题、同一风格的作品作集中而持续的精选。通过名流的旧藏,我们能拿体会到鉴藏的雅趣,发现其审美喜好,以及其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令自我陶醉的主题,更是为同好之间交流稀珍的机缘。
田黄价格真正被直线拉高的,是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拍出的一方乾隆御用闲章,重123克,印文为“契理在寸心”,成交价格为790万港币,折合每克为6万4千元。
2006年11月,同样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重200克、由清初寿山石雕刻鼻祖,杨玉璇雕刻的田黄瑞狮镇纸,以人民币3932万元成交,加上佣金后,价格达到4167万元,折合每克价格为19万元。这是田黄有史以来的成交价格。经过04年06年两场苏富比的田黄拍卖,使得田黄有了一个国际的价格标准,从此,带动了国内的价格,开始直线飙升。
清田黄兽钮章怎么能交易出天价,清田黄兽钮章多少价格拍卖比较合适
本公司近几年对清田黄兽钮章市场分析估价:
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明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台北故宫田黄兽摆件,除了用于印材之外,比较大型的田白经过精雕之后,还可以作为供石。在2004年天津国拍的秋拍中,有一件田白雕九龙纹供石,顶部随形深浮雕十余条穿云绕身的螭虎龙,还有双钱、燕刀币、布币、如意散布其中。
提起田黄石,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提到它的“姐妹”——田白,却知者不多。近日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春拍上,一对清代的田白方印,成交价达到43.75万港元,较估价上涨不少,这也成为田白在拍卖市场走俏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清田黄兽钮章市场行情价格:
清田黄长方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明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净清款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田黄兽钮章--估价:日期:
清代田黄雕刻大师名字,印石三宝,是指寿山的田黄、芙蓉,和昌化的鸡血。这个名称是从晚清民国开始流传的,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及印石收藏鉴赏家,对印石中三个等级品种的认可追捧的结果。
田黄原石,本就贵堪比金,在原料越来越稀少的情况下,凡有成材田黄石,大都由大师雕刻,借助天然的皮色、纹路找到适合的雕刻题材,精致的印纽,功力不凡的印面,考究的装帧,是田黄艺术整体的一大亮点。
整场拍卖出现两个状况:一是书画成交情况好于瓷器玉器,尤其扇面大多以较好价格成交,体现了苏州人对扇面的偏爱,而瓷器玉器工艺品成交率不高,超过半数流拍。二是在瓷杂方面,精品卖得好,普品卖不掉,上百万的高价拍品纷纷成交,但几千元几万元的瓷杂很多无人问津。
在大家的掌声中,他以高出底价36万的价格得到这件拍品。而一只底价45万的明代犀角松鼠葡萄杯,最后成交价也达到70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藏家的收藏取向,现场一位藏家说:“普通的杂件民间也挺多,到这样高档的拍卖场,很多人都是冲着精品而来的。”
田黄石被称为“石中之王”、“石帝”,历来是寿山石拍卖的重中之重,不过“高处不胜寒”,田黄在拍卖市场也开始降温。尽管田黄拍卖高价不断涌现,但是田黄也同样遭遇流拍命运。“好歹也是田黄。”——这是去年秋拍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到今年买家已经很难听到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