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天子在位时,颇爱艺术品制作,为得一精品的铜炉,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汝、官、哥、均、命名窑瓷器的名目,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精选出切合适用工具、款制细腻的形制绘成图样。经由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德天子过目,知足后方准开铸。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著名珍藏家王世襄先生2003年在中国嘉德拍卖的那31件宣德炉,确实以1179.2万元的价格引起了宣德炉的市场热潮。就这一批宣炉中的20件,在2010年匡时秋季拍卖会“王世襄藏铜炉”专场,成交额到达9844.8万元,成交率100%。其中,王世襄先生旧藏的一座“明代冲天耳金片三足铜炉”,在2003年中国嘉德专场时以166.1万元成交,在2010年西安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交,在7年时间内增值9倍。在2010年的拍卖市场上,有3件宣德炉的成交价格凌驾1000万元。
宣德炉上有佛字,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天子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历程,包罗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文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切合适用工具、款制细腻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泉源和典故的出处,经由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知足后方准开铸。
宣德炉的底款“大明宣德”四字篆体和六字方款“大明宣德炉”为皇家御用款识。撒播至今尺度的鉴别要领如下: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横同高,德字心上没有横,宣字日圆年肥腰,制衣横不越刀。此炉底款如上所示,无一差迟,实属难堪。孤品惊现,增值无限。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行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细腻绝伦的骨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