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紫禁城中一处挂着“大雅斋”匾额的殿堂里,云南籍宫廷女画师缪素筠在画稿上勾勒完了后一笔。窗外,丹桂余香,秋意渐浓,而画案上一叠叠图稿中的桃花、芍药、牡丹、栀子……却争奇斗艳,生机盎然。这位深得慈禧眷顾,在慈禧画室中供职了十多年的云南女子终于完成了以“大雅斋”命名的慈禧御用瓷器小样的设计。不久,这些画稿就将粘上象征圣意的黄单发往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此时的大清国力衰微,民生凋蔽,同画稿上和暖的春意相比,深秋的山河却一派萧意,旨意连同粘着黄单的画稿被送到了江西巡抚的手中时,连同九江总督及所属景德镇御窑厂等一干大小官员却相顾无言,束手无策,只得上奏恳请暂缓烧造。“大雅斋”瓷器的烧造就这样拖了下来。直到光绪元年、二年,头两批“大雅斋”瓷器才陆续完成。不过此后,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景德镇的御窑厂再也没有烧出第三批“大雅斋”瓷器,缪素筠的画稿小样也从此在故宫中尘封。
自19世纪40年代始,清末官窑瓷业逐渐呈衰落趋势。官窑在咸丰年间,由于战事曾一度停烧,同治朝虽恢复生产,但元气大伤,鲜有精品。而其中“大雅斋”瓷佼佼而出,纹饰告别传统官窑常见的龙凤、缠枝花卉题材,代之为各式灵禽花卉,绘画施彩之精,独步一时。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
“大雅斋”款黄地墨彩花鸟纹花盆
大雅斋,原本是圆明园九州清晏内“天地一家春”中的一处斋室名称。“天地一家春”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慈禧太后进宫初期即居于此。此处是她与咸丰皇帝邂逅,承欢侍宴,留下许多美好的人生回忆的地方。据德龄在《慈禧太后私生活实录》中所记,古稀之年的慈禧“还是一个很美丽动人的女性”,一双手“不仅白腻,而且是极柔嫩,不在我们年轻人之下”。那么豆蔻年华的慈禧,该是多么娇美出众。咸丰皇帝初幸慈禧,称其有惑溺之色,从此懒于国事寄情声色,不少奏章便让慈禧代阅。慈禧于权力有着一种本能的兴趣与敏感,她津津有味地做着这一切,还趁机参与政事,为咸丰出谋划策。咸丰五年,皇帝御书“大雅斋”,制成匾额两块,赐给慈禧。“大雅”一词,专以称赞她是个德高而有大才的人。
因此,大雅斋瓷器转而入紫禁城专供慈禧太后在宫里使用,主要集中在长春宫内。大雅斋瓷器前后烧造一共4922件,耗费白银58829.37两。常见大雅斋瓷器都是配署“大雅斋”三字横款,右旁钤“天地一家春”篆体双龙椭圆章。“天地一家春”代表了她的私密空间、个人居所,大雅斋则是她的书法画室,二者都是她为喜爱和亲近的地方。大雅斋瓷器系统的烧造,又从另一角度见证了慈禧太后对大雅斋的钟爱,并由此折射出其对咸丰皇帝的眷思。
“大雅斋”瓷一定不是艺术性高的,事实上从现存的“大雅斋”瓷器来看,这类釉面并不十分光滑,多存在气泡和橘皮纹现象,且在色地与彩绘纹饰之间有明显的接痕,与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艺术价值相去甚远。但这些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为著名的御窑瓷器。因此,对于中国近代陶瓷史而言,是颇为重要的一章。
有些收藏家可能跟不少拍卖公司有过不愉快的合作经历。所以很排斥拍卖公司,一提到前期费用就直接一口拒绝。前期费用每个公司收费标准都不一样,有些没实力的小公司的确存在骗取前期费用的意图。但像有实力的大公司,光靠那微薄的前期费用是不足以让他们生存下去的,跟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公司是看中的后期的8%的佣金,而不是前期费用。当然,拍卖有风险,不可能每件藏品都能顺利出手,所以公司需要通过前期费用来给卖家运作,推广。这中间的图录,保管,过海关,以及藏品的保险产生的费用就是所谓的前期费用。所以找拍卖公司要找对,前期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继续的谈合作。目前拍卖公司鱼龙混杂,存在很多骗取前期费用的公司。所以才导致大部分收藏家很排斥前期费用。
如果您是卖家,如果您有藏品要拍卖。那请相信我们公司的实力。我们绝不会先合作再谈费用,更不会存在流拍费。我们公司都是先把费用谈清,如果您满意,咱们可以后期继续乃至长期合作。不可能不存在费用,那是忽悠人的公司。
如果你是买家,那你完全可以来我们公司参观,交流。说不定会有您喜欢的藏品
成交才是硬王道,成交的佣金才是我们生存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