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称:光绪元宝一组
藏品年代:晚清
藏品类别:杂项-钱币
藏品数量:散枚
藏品规格:直径3.2cm 2.8cm 2.8cm 重12.4g 7.1g 7.4g
藏品价格:议价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尽管明文规定铸造铜圆的材质为“铜九七铅零一锡一及其他配合”的红铜,而且,大多省局铸造的当十铜圆是合乎规定的红铜圆,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铸造了含铜量仅占七成的黄铜圆。现已在存世的当十铜圆中发现,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局铸造的黄铜圆。其中,奉天造当十铜圆绝大部分是黄铜质,红铜者极少。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黄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多,尚不难觅。其余省局铸造的黄铜质当十铜圆,存世极其罕少,现今已可遇而不可求。
光绪元宝,发行于1887年,结束于1912年,短短的25年,却见证了华夏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是中国第一枚使用的机制铸币。
近几年来,古钱币的市场行情独领风骚,受到钱币爱好者们的极力追捧。同时,随着各地拍场古钱币的交易场次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古钱币在藏品市场中的位置,开始变得更为重要和愈加珍贵。
这三枚光绪元宝铜币都是比较稀少的存在,其中天省造光绪元宝癸卯当制钱当廿,直径3.2CM,重12.4G,钱币正面铸有铭文,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廿文”,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此“光绪元宝奉天省造当制钱廿文”古铜币皆书写有范儿,笔划有力,横直竖立,起收自如,极其精美。
此币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奉”,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奉天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制钱廿纹”,左右有干支纪年文字“癸卯”(1903年);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此枚铜币现存世量不多,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上面文字磅礴大气,背面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看上去仿佛是一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虽经百余年历史的沉积,保存完好,品相极好,包浆自然经平台专业老师鉴赏为清光绪时期真品,现在极具收藏和投资价值。如有想收藏此币联系本平台。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有亮丽柔美的褐色及橘色表面,品相很不错,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ThBirmingham Mint)试铸,是伯明翰造币厂代中国试铸的四款铜币之一,後在中国大量铸行,存世不在少数,此件藏品极为罕见,铸工精美,保存极 佳,是中国铜币中的珍罕品。
此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黄铜质,正面珠圈内“光绪元宝”四字直读,中心为六瓣梅花,珠圈外上为“浙江省造”四字,下为“当十”二字,左右为满文。背面珠圈内为火珠水龙。铜制精良,形制规整,包浆醇厚,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河南省造,直径2.8cm,重7.4g,包浆入骨,锈色古旧,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是一枚不错的光绪元宝真品。河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铜币,正面圈内铸有铭文“光绪元宝”,珠圈外上环铸楷体“河南省造”四字,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十文”,中心为太极图。元宝背面内圈铸有神龙腾飞图腾,外圈铸有英文。清代,以龙图为铜元的主要图案的情形十分普遍,但以太极图为铜元的图案,则显得少见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几经流传,存世量已逐渐减少,故而,此币的收藏价值就愈发得珍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变更,古代钱币也随之悄然的流失,逐渐的减少,并且古代钱币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性。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钱币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古钱币的收藏,创造出来了神话般的奇迹,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
这一组钱币,都是近代机制铜币中的精品,存世量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