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当内耳听觉感受器有病,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都会出现耳鸣。
神经性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神经性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
造成神经性耳鸣最常见的七个原因
1、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2、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3、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4、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5、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6、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7、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神经性耳鸣的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针刺:常规取听宫、翳风、中渚、颊溪等穴为主,肝胆火旺者配太冲、丘虚;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肾气亏虚配太溪、关元;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
灸法:将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径4cm,厚0。5cm的药饼,分别放于听宫、听会、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炷,每穴各灸6壮。
穴位注射
一般取听宫、听会、翳风、完骨、肾俞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等行穴位注射,每次两侧各选一穴, 耳周穴可交替使用,隔日一次。穴位注射能长时间保持针感,同时发挥药液营养和刺激作用,能很好的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中药茶剂
韩百通耳鸣丸以补肾,改内耳血液循环,加上促进其内耳,方疏肝健脾,宁心安神,改善睡眠、听神经及脑部循环功能修复受损耳神经,同时提高听力。关键在于这些成分的合理配比,能达到协同作用,远高于单独一种的治疗效果,从而消除耳鸣症状.
推拿按摩
一般取耳、内耳、神门、肾、屏间、枕等,中等刺激,覆帖、埋线能持续刺激穴位,疗效稳定,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操作简单易行,乐为患者接受。
神经性耳鸣的预防
1、沐浴时注意塞耳
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浊的水入耳,如果不慎污水进入耳内常可导致耳道疼痛,红肿,甚至鼓膜穿孔流脓。因此,沐浴、游泳、洗头时,应用干净的棉花阻塞外耳道口,以防止水入耳。
2、戒除随时挖耳习惯
耳道孔小洞深,鼓膜很薄,若在人多热闹的环境中用坚硬物,如铁、木、骨等挖耳,常易因碰撞而致耳道外伤,甚至鼓膜外伤,使耳道疼痛、流血、肿胀、或听力减退等,因此需戒除挖耳习惯。
3、娱乐音量要适度
鼓膜很薄,若音量过大,易受损伤。因此,随身听、MP3、电视机、录音机、音响音量要适度,音调不宜过高。若声音传入耳内,有不适感,甚至耳心疼痛感,示音量过大,应减小音量。
4、远离噪声环境
若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作业应戴防噪耳塞,并定期检查听力。
5、预防感冒
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