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播种的方法主要是条播,撒播,点播和育苗移栽。条播,就是利用播种机或者人力褛播种,有时是用人工开沟播种。条播时的行距一般在15厘米~30厘米,具体宽度可以根据土壤的水分、肥料等清况来确定,肥沃又灌溉良好的地方行距可以适当窄一些,相对贫瘠又比较干旱的地方行距可以适当宽一些,如苜蓿、三叶草、黑麦草、籽粒苋等。撒播,就是用撒播机或人工把种子撒在地表后再用覆土盖好,此法会造成出苗不一致,但适于大规模牧草播种,如苜蓿、黑麦草、沙打旺、草木樨等。点播,亦称穴播,就是间隔一定距离开穴播种,此法一般用于种子较大而且生长繁茂的牧草播种,点播不仅可以节省种子,而且容易出苗,如墨西哥玉米、苏丹草、苦荬菜、串叶松香草、鲁梅克斯等。育苗移栽,有些直接种植出苗困难的牧草可以采取先育苗,在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或一定阶段时,挖苗移栽到大田,如串叶松香草、鲁梅克斯、菊苣等。
详细电话咨询:
业务QQ:
播种深度 牧草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大小、土壤类型、含水量等因素来确定播种的深度,种子较小的牧草应浅播,种子大一点的可以适当深播,土壤比较湿润可以播浅一点,土壤干燥则应播深一点。但无论何种情况都要避免种得过深或覆土太厚影响种子的出苗,也要避免种得太浅导致种子因干燥而不萌发的问题。
播种量 牧草的播种量主要应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种子的大小、种子的净度、种子的发芽率、土壤肥力和整地质量、播种方法、播种的时期及播种的天气条件等来确定。在自然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净度,发芽率、纯净度两个指标高,播种量就低一些,反之则应加大播种量。
青贮就是把收获后的农作物还未真正老化的秸秆保存下来,加以利用(在入冬后用以饲养牛羊等牲畜);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就是青贮技术的一种;它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这一技术具体应用在禾本科与豆科类的植物上。
目前,我国农区在调制玉米青贮饲料时,收获玉米所采用的工艺多数是以分段收获为主,即人工将玉米植株割倒后,用畜力或其他运输机械运到青贮设施旁,再由人工输送给铡草机,经加工切碎后,装入青贮设施进行青贮。这种收获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整个作业分几个阶段完成,并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青贮过程一般需要3~5d。而联合收获工艺,则是利用专用的青饲料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输送、切碎及将切碎物装入饲料拖车等作业。拖车将饲料装入青贮设施,经压实密封,就完成了玉米青贮的全部工艺过程。与分段收获工艺相比。联合收获工艺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二是作业成本大幅度降低。
为了兼顾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好将含糖分较高的易于青贮的饲草类与含蛋白质丰富的不易青贮的豆科草类混合青贮,青贮的配制比例,禾本科与豆科为2:1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