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语境这么优秀
我们强强联手肯定能在"
三五年内杀入新三板”
这样的话,超级热血,也很吓人
怀揣一夜暴富心理的客户
我们见过很多,尤其创业公司
我们想说的是
没有谁能让谁成功,成功都是自己的
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现实要求企业必须慢慢深耕,符合规律的成长
做企业,避免三大求快思维误区:
1 追求快:
往往是投机事业,不是投身事业
很多创业者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跑马圈地
一味地追求每个季度、每年都要疯狂增长
导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增长上
就会无法做好内功
一旦产品毁了
不管是百年的企业
还是十几年快速壮大的企业
都有可能很难东山再起
以品牌策划行业为例
语境2007年正式成立时期,
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品牌推广公司非常多
然而在这些公司里
真正投身策划事业的却寥寥无几
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来
看到的是很多公司不是转行做代理
就是已经投身其他热门行业
遗憾的是仍有很多转行的公司
依旧没能获取他想要的成就
不论是金钱还是地位
为了做好做精品牌定位
持续的学习坚持了11年
学战略、学管理、学营销、学生活……
大型游学坚持了10年
至今游学30多国内外城市及地区
不断的改进改善工作方法
形成工作前置等一系列科学体系
2017年,建立语境自己的方法论
定位就是行动指令
2 追求快:
不顾自己实际发展阶段
盲目追求所谓“第一人”
不顾自己实际发展阶段
盲目追求所谓“第一人”
很多创业公司都追求创新
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提供前所未有的产品或服务
这样的创新,首先需要很多钱
其次新产品或新服务需要用户
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事实上很多领域是需要慢慢培养消费需求的
以黄太极为例
作为第一个以互联网思维运作的
餐饮品牌,当年赚足了眼球
把一个上不了台面儿的煎饼
卖的又有身段,又有身价
也让广大消费者认同了
互联网营销思维下的产品
然而仍旧逃不过偏离深耕产品的思维误区
又开发了牛炖、大黄疯等品牌
最终导致这个
第一批吃互联网餐饮红利的人越做越难
反观语境品牌顾问
当初专注于做品牌定位的时候
也受到无数质疑的声音
认为我们夸大其词,不会变通
事实上我们不断的坚持
走着走着,走到了
中国企业必须要做战略定位的时代大势里
已从呼市语境、内蒙语境发展到了中国语境
业务拓展至全国
我们最终的愿景是做国际语境
3 追求快:
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按耐不住
求快的创业者最根本的思维误区是
怕错过时机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伪命题
以海尔和格力为例
海尔集团,从冰箱起家
到现在业务伸展至各行各业
但却失去了自身独有优势
每个产品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做家电很牛的董明珠董小姐
2015年按奈不住进入热火朝天的手机行业
并讲格力手机质量很好,三年不用换
事实上手机讲求是时尚新颖并非是经久耐用
羡慕别人而盲目进入,往往只能是铩羽而归
反观苹果和网易公司
2007年出的苹果整整比诺基亚晚了10多年
但却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赢得了市场
被认为“几乎完美错过”电商、社交、O2O
直播、分享经济等风口的网易
似乎总能保持一种反“主流市场”的
不急不躁的态度,精工细作自己的产品
我们看到2017年的网易财报是
第一季度净收入136.41亿元
同比增长72.3%
第二季度净收入133.76亿元
同比增长49.4%
所以任何一家能够看到大趋势
看到产业未来的企业都不会过于强调时机。
不怕慢,就怕停,不仅适用于企业
更适用万事万物,大到国家小到个人
最后,把创业者美团王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我等不及要打造世界,但明白必须要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