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坏账准备你还搞不懂?其实只要这4步!

  • 发布时间:2018-05-23 17:55:03
    报价:面议
    地址:上海,徐汇,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2005弄2号(B楼)
    公司:上海恒企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手机:18930843621
    电话:021-64312018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坏账准备一直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历年的考试当中,经常会将坏账准备和账款账面价值的变化结合来考核。然而后台还时不时收到同学的提问:坏账准备怎么算?怎么计提?分录怎么写?

    别急别急,现在阡陌就由浅入深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坏账准备是什么?

    是这样表述的:

    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在备抵法当中,坏账准备这个科目非常重要,也是本文的重点解说内容,它是在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里面计提的备抵账户。

    有了这个账户,坏账损失的风险就能分散到各期,不能收回的坏账处理更及时,财会人员进行对成本分析、测算、计划等企业管理活动的时候就会更有利。

    以上说法或许不怎么好懂,换个通俗一点的说法:

    比如你的老朋友向你买了10000元的一批货,可是,你的老朋友手头紧,说过一段时间再汇钱给你,而你又碍于情面,先把货发给他了。以你对你的老朋友的了解,他很可能只能付8000元的货款,还差2000元。

    某一天,你急需动用这笔10000元的欠款,你是改把这10000元的欠款看作10000元的资产,还是看成8000元?很明显看作8000元更为合理,而缺口的2000元就是坏账准备。对于企业来说,先把这2000元的坏账准备拿出来,当作已经发生的损失,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时候更有利。

    那么问题来了,坏账准备提取多少合适呢?

    二、坏账准备的计算

    坏账准备相关的计算其实就一个公式:

    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若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中间的“减号”就会变成“加号”)

    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就分两种算法: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余额百分比:应收账款期末余额x计提率

    这里面的计提率是多少,不同企业有不同规定,也有不同的方法测算,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三、坏账准备的账户处理

    下面以甲公司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坏账准备的账户处理。

    1计提坏账准备

    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是100万元,坏账准备计提率为10%,年初坏账准备余额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7

    贷:坏账准备 7

    分析:计提坏账准备为100x10%=10万元,然而年初已经有3万元的余额了,所以补计提7万元。什么时候要补呢?上面的计算公式当期应提坏账准备>0就要补。

    特别注意:此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减少。

    2冲回坏账准备

    若前面的条件一样(应收账款余额是100万元,坏账准备计提率为10%)然而年初坏账准备余额为11万元。

    借:坏账准备 1

    贷:资产减值损失 1

    分析:同样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然而年初已经有11万元,多出来了,所以要把这1万元冲回。什么时候冲回?上面的计算公式当期应提坏账准备<0就要冲回。

    特别注意:此时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增加。

    3实际发生了坏账

    甲公司2018年2月3日,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万元。

    借:坏账准备 3

    贷:应收账款 3

    分析:因为钱真没收回来,这一笔坏账就要算到应收账款上。

    特别注意:此时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不变。

    4已核销坏账又收回

    甲公司2018年8月20日,收回3万元坏账。

    借:应收账款 3

    贷:坏账准备 3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账款 3

    分析:此时应该增加应收账款,再从应收账款变回钱对应的科目(比如银行存款)。

    特别注意:此时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少。

    最后附上本次的重点记忆表格,背下这张表,这部分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

    以上就是初级相关的坏账准备的全部内容,仅供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好友吧~

    本文为会计网(wwwkuaijicom)公众号原创首发,作者:阡陌。如需引用或转载,请留言授权,并务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会计网 保留所有权利。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