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面临金、辽压境的宋王朝退避江南,内外交困,财政捉襟见肘。遂大肆鼓铸各类铁钱,既应急于通货膨胀、战事频繁导致的国库空虚,也有效地阻止铜钱北流入金、蒙。
据载,南宋"牌"有铜、铅两种。铜质背纪值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三种;铅质纪值有"准一十文省"、"准四十文省"等。因铸行流通极短,是代用币性质,传世甚少,价极昂贵,尤其是形制奇特,堪比刀、布币,空前绝后,是中国货币史、中国古钱谱中不可或缺的"神秘"角色,历来为藏家视若拱璧,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庐山面目难得一见。此钱诸谱未详录,为"出谱"品,是新添"铁质"品种入册的宝贵实物。
<宋史>云:宋帝南渡,杭州自建都后,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升为府,南宋150余年,皆名临安府。"景定年铸文曰景定元宝,朝省因钱法不通,杭城增造焊锡牌,以便行用"。当时发行大面额纸币会子,不便找零,临安府又严禁铜钱出城门,铜钱流通量不足,催生了"牌帖"的面世。然而昙花一现的钱牌终因国运不祥,搜刮民脂怨声载道,很快就商民拒用。《宋史·度宗本纪》记有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七月,"督州县严钱法,禁民间用牌帖(钱牌)"的颁令。
钱文中"省"即省陌,是五代起沿用下来的金融流通制度。如《五代史·王章传》"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意思是八十文钱为一百。宋代沿用其法,改为770文为一贯钱,77文当百。"准伍佰文省"合兑为铜钱385文;"准叁佰文省"兑231文,均有史料可查。
价值
由于铜质钱牌历来被古钱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看好,因而后人仿作赝品较多。所以,收集时要注意识别。赝品与真品的主要区别是:赝品有翻铸的痕迹,比真品略小,略厚,略重;字深,但模糊;字脊不平,中间突起;斑锈浮泛,露有新铜等等。只要仔细辨别,还是可以分清的。
有意的朋友请致电咨询。
市场经理:王经理
联系电话:(同号)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十一街祥祺大厦9F(过来时请提前电话预约)
郑重提示:
1,不收购,不上门
2,赝品与当代工艺品不合作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要好(符合市场需求);
2.选择好的市场;
3.有实力的公司(平台);
4.有实力的买家资源;
5.价位要合理。
全球巡展宣传!扩大曝光率、促成艺术交流交易!
港澳台、新加坡、德国、迪拜多地联展、拍卖!
手中有藏品鉴定出手请联系王经理
电话:(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