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币为目前仅见,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银质试样币收藏,极其珍贵,完全未使用,非常难得。
中国的机制币始自光绪朝,与皇家金币的问世,恰好同庚。这并非时间的巧合,而属历史的必然。一般而言,位居庙堂之端的皇家,总是能够享受到代表一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使其为我所用。从西方引入的机器制作能力,恰好在第一时间为皇家效力,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此,清宫皇家金币也就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开创一个币种和开创一个时代的双重负荷。
大清金币高价私下交易方式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清金币市场分析估价: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估价:233万 日期: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估价:119万 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估价:267万 日期:
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估价:165万 日期: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估价:172万 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估价:194万 日期:
大清金币光绪丁未年造,丙午及丁未大清金币问世时,中国产金量甚微且国力衰微,缺乏推行金币的条件。美国造币厂1907年度报告估计中国开采总额是纯金6,771公斤,占全球产金量比例仅略超过百分之一。2007年,中国生产黄金276吨,相当于全球黄金总量的十分之一,超过了南非的272吨,成为世界上的黄金生产国。1949年,中国黄金产量仅4.5吨。改革开放后跻身世界主要产金国之列,2009年中国黄金产量达到310吨,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上的黄金生产国。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
近几年大清金币市场行情价格: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估价:269万 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估价:247万 日期: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估价:259万 日期: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样币一---估价:217万 日期: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样币一---估价:292万 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估价:230万 日期:
大清金币价格,丙午金币以边道及龙外侧云朵大小,有齿边小云版、光边大云版之分。丁未金币亦有大、小云版,以大云版为罕见,另有合金材质。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是夭折币,流通时间很短,存世量极为稀少,是收藏者难觅佳品。“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如今依然是一个谜,如今民间普遍认为是,这枚金币是在清朝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数额不多,后因为政府欲执行的“金本位汇兑制”未确立而未获发行。如今“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存世量是一个迷,但每次出现,总会惹得无数收藏家激烈争夺。
字绝缘。然而据我的收藏实践,却切切实实地证明了“皇家金币”的客观存在,视而不见恐怕是不明智的。也算三生有幸,在我的稻房珍藏之中,大清末世的光绪、宣统二朝五种金币已被悉数囊括。大清金币虽仅五种,却当得起填补阙如之重任,且无不出于皇家御令所制,供天子御览,沾满了堂高廉远的华贵之气。囿于当时的银本位制度,民间其实缘悭一面,根本无福染指,谓之“皇家金币”,亦属名至实归。
收藏虽为个人雅玩,兴趣所致,或许非关宏旨。但严格说来,一部钱币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金融发展史;其中环环相扣,一脉承传,俨若一道长链,缺失了任何一环,都将链断脉损,遗憾无穷。故此,“皇家金币”这一环,必须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