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大众投资热潮的高涨,新中国珍邮的价格不断地攀升,很多集邮者和收藏者都为拥有一枚珍邮而骄傲,而购买一枚珍邮等待升值也成为新时代的一种大众投资和理财的方式。
我国珍邮在海内外各大拍卖公司成交价格的趋势是屡创新高。进入21世纪后,大多数新中国珍邮的涨幅在5至20倍之间,有的备受邮人喜爱的珍邮涨幅则达几十倍。
上述几种形式的赝品,有下述共同的特点:(1)使用真票真封拼贴,从信封和“军人贴用”邮票上考证,都是无可非议的真品。(2)日戳异常清晰或模糊。一般情况下,倒盖的格外清晰,拼贴的模糊一些。(3)有作旧痕迹。为了“逼真”,制造者要在邮票和邮戳上加工,局部涂抹的痕迹十分浓重,给人做作之感。
军人贴用邮票的拍卖价格高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军人贴用邮票市场分析估价: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271万 日期:
1953年“黄军邮”、“紫---估价:231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222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80---估价:252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估价:100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141万 日期:
军邮票价格,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启用,但因为组织工作的疏忽,有的城市竟于5月2日提前发售。提前发售的邮票数量不多,流传后世的更加稀少,据说全世界只发现了两枚,被收藏界视为珍宝。前几年,美国的一家拍卖行宣布要公开拍卖一枚,没多久一枚“黑便士”便以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9万元)的价格被一名富商买走。
1953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通信部与邮电部商定,为优待现役军人免费寄信,由邮电部负责设计印制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预定于1953年8月1日发行,供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寄信使用。全套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800圆人民币,邮票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军徽下方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和“800圆”字样。3枚邮票图幅、图案和面值均相同,只是底色分别以桔红、棕红、蓝色三种颜色以示区分,后被集邮界俗称为“黄军邮”、“紫军邮”、“蓝军邮”。
近几年军人贴用邮票市场行情价格: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黄---估价:163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145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203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紫---估价:115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紫---估价:225万 日期:
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估价:286万 日期:
红军邮图片,(3)、拼贴的赝品。有的实寄封原贴普通邮票,制造者将其撕去后,找来信销的“军人贴用”邮票对上。乍一看,天衣无缝,但对着阳光仔细看,就能发现邮票下还有原来贴过邮票的痕迹。
(2)、贴多枚票的赝品。因为贴多枚“军人贴用”邮票的实寄封,比贴单枚票的封价格高,有人就在原有的“军人贴用”邮票实寄封上作假,补贴双连票,补盖同地同局同时邮戳,鱼目混珠。但将几处邮戳复印下来,放大二至三倍后,就可发现戳记之间会有不同之处。此外,从邮资和邮戳显示的邮路上分析,平件、挂号信件、航空信件等信函的邮资是不同的,有明文规定,封上应该贴有相关标签或销盖相关戳记,如“挂号”、“双挂号”、“航空”等。有的名曰军邮航空封,实际上是寄往不通民航的某县城,距离又不十分远,难以自圆其说。这些赝品反而成为制造者弄巧成拙之作。
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分批印制,原计划分批印完后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7月31日,军邮总局领取了第一批军人贴用邮票,邮票下发后,有部队反映此军人贴用邮票存在: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暴露部队驻防地址及转移的秘密等问题,另外此军人贴用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可能难以控制。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延期实行”,停止使用。不久后,军队有关部门作出决定,邮票停用,而没有下发的邮票则全部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