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干腐病除为害枣外,还为害栗、梨、杨树等,多从主枝伤口感染,自上而下造成心材腐朽,进而形成树洞,造成体老衰、落果减产。发病初期不易被人发现年后树洞扩大,树液在生长季外渗,造成枣树纵向破腹形成树洞。该病属真菌感染,有较长的隐发期,常由主枝交叉处或主枝风折后。断口积水病菌浸入而发病,病程长,一般对盛果期树产量影响不大。
枣树轮纹病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果或病枝上越冬。第二年气温达15℃以上时,遇降雨孢子即散发,初期侵染幼嫩枝条。孢子靠风雨传播,从皮孔和伤口侵入。7~8月孢子数量达到高峰,危害枣果。枣树轮纹病菌具有潜伏侵染和再侵染特性,幼果被病菌侵染不会立即发病,病菌在果皮组织或果实浅层组织中潜伏期长达60~80天,果实停止生长后,在枣果转色期或变白期发病。着色期达到发病高峰,果实发病后2~7天脱落,落地病果7~15天即可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枣果晒干后和贮藏期仍然会继续发病。
现状分析:
1、移栽、定植的新、幼树使用常规药剂防治病害易于伤害树体,生长势减弱,免疫力降低,在下一发病期来临时,易于再次被侵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使用化学药剂解决干腐、轮纹问题,一般采用涂刷、涂抹等方式,其杀菌作用的期限短、作用方式单一、其副作用伤害树体,不能有效的解决侵染的生理病灶问题。
3、真菌抗药性品种的不断升级,迫使农药的毒性不断升级,越来越远离绿色生态农业。
预期效果标准:
1.防病效果:干腐病、轮纹病树皮颜色青绿健壮、皮层增厚,有老翘皮、皴皮、粗皮逐渐脱落,病害更是逐渐减轻或消除。果实不长病,色泽均匀,长势好。
2.复壮效果:周年喷施靓果安4遍以上。
叶片:大、厚、亮、柔软、舒展,油绿;
当年生枝条:色鲜、粗壮、节间短、不毛长;
主干:光滑,树皮干净、干爽,颜色青绿;
果实:色泽亮,糖度高,货架期长;
次年春天叶芽、花芽:树体返青快,芽饱满、壮实、均匀;花颜色干净、花瓣边缘无灼伤;
根系:毛细根多、长;
抗逆性强:抗病、抗冻能力增强。
3.安全、环保方面:无抗药性、无残留,能连续使用;中药成分,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