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瓷器的发展及鉴定

  • 发布时间:2018-06-05 10:54:13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深圳龙华新区梅龙大道142号大唐时代A座702
    公司:深圳永道拍卖有限公司
    手机:13147072322
    微信:feng18671028786
    电话:0755-23778513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陶瓷的发展和鉴定

    唐代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批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学说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的。之间历经了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烧造发展过程,到唐代时,终于烧成了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宋代

    宋代陶瓷的五大名窑: 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官窑   有贯耳,多为青灰色,通体有开片

    哥窑   金丝铁线,通经断尾,多为黄色,有贯 耳,开片比较大

    汝窑   天青宝色,汝窑无大器,底部有芝钉, 通体有开片

    定窑   胎薄,碗口无釉,镶金边,多为白,黑,紫,绿色

    钧窑   钧窑挂红,价值连城。家有万贯,不如 钧窑一片。(通体只挂一点红)

    元朝

    元朝以元青花很为名贵,因为元青花的用料是进口波斯的苏麻离青料。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佑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明朝

    明朝早期也是用的苏麻离青料,明中期到清朝才用的国产料。明朝以青花釉里红,五彩瓷,斗彩瓷和宣德炉最为昂贵。明朝釉面很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釉面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边微有垂釉痕迹。

    清朝

    清朝瓷器发展到很为繁荣顶盛时期。清朝瓷器的釉面,不及明代肥厚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白莹,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清代青花呈色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呈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比较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深圳永道拍卖行专业从事古玩艺术品的鉴定、展览、销售和拍卖, 欢迎广大藏友联系合作。联系人:夏经理,电话,feng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