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中国古代象棋具收藏与欣赏

  • 发布时间:2018-06-08 11:59:30
    报价:面议
    地址:武汉,汉阳,武汉经济开发区万达广场C6栋904
    公司:武汉浩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13517206148
    微信:a135700z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象棋起源的争论在国外却骤然升温,其中“印度起源说”已对“中国起源说”构成极大威胁。实际上象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六博戏,即宋玉《楚辞·招魂》的“菎蔽象棋,有六博些”。接下的演变顺序为塞戏、北周象戏、唐代象戏、北宋象棋,定型于北宋末年。这一过程已由现在的证据而被广大专家接受并逐步形成共识。但出土实物非常缺乏,如据古词说“六博”是走在格子内的,倘若考古实物能证明此点,那么“六博”起源说可成立论。可见古象棋具的收藏与考证对于象棋史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出手古董古玩的联系我。渠道繁多

    1.钱币: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小头,双旗币,坐洋币,站洋币,五帝钱

    2.瓷器: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国瓷器、现代毛瓷及大师精品瓷器。 

    3.玉器: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如翡翠、祁连玉、台湾玉、昆仑玉、鲍文玉、碧玉、 独山玉、血滴玉、绿松石、玛瑙、青金石、孔雀石、宝石、猫眼石等。 

    4.字画: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古棋具研究目前可说是一块处女地。由于搜寻难度大,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涉足的人还不多。而以实物为主体辅以史籍、古诗词等记载来研究棋史更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新路。本文中的藏品零星、琐碎,对于藏品的断代等仅是一家之言,有的论点难免武断、主观。

    扑朔迷离的唐代象棋

    象棋演进到唐代,整体形制开始清晰起来,由于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及少量实物遗存使棋具的研究成为可能。

    象棋最早出现的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著名大都市。诗人白居易(772—846)有和春深诗二十首之一为“何处春深好,春到博奕家。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鼓应投壶子,兵冲象戏车。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描写出繁华长安市民生动、绚丽的世俗游乐画卷。其第六句就是指象棋。

    另外是唐相牛僧孺所著《玄怪录》里的传奇故事《岑顺》中记载了当时唐代前期象戏形制,即棋子立体象形、金铜成型。有王、车、马、卒、士、将六个兵种。从兵处上看已与现代象棋非常相似,因故事发生在宝应元年,后世称为“宝应象棋”。唐代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8×8的64格,这从现存的唐代棋书书画图案织锦实物可以证实。

    大胆推断为“宝应象棋”的实物遗存。该棋子为金铜成型,“悉高数寸,雄姿罕俦”与《玄怪录·岑顺》描写吻合,该子内灌铝芯,外包铜流金,独立为一整体,从造型看棋子外无法指认为别物,经专家鉴定为唐代之物,但是否为棋子却有不同意见。正因为此,郑重说明:断为“宝应棋子”实为一家之言,希引起识家的关注。另外两枚为扁圆形状,说明在唐代已出现了扁圆形状的棋子(但对棋子的断代专家们尚有不同意见)。

    在唐代中国象戏与古印度盘戏有过交流和相互影响,比如立体棋形是借鉴了印度的四方棋,但是中国人丰富的发展了兵种的内容,作为唐代象戏,它的一支发展成为中国象棋,另一支在欧洲发展为现代的国际象棋。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