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发生通货膨胀,而产生物贵钱轻的现象时,政府就推行重币(铸大钱)用以买卖贵物,这时叫“母权子”;当市场发生通货紧缩,而产生物轻币贵的现象时,政府就推行轻币(铸小钱)用以买卖贱物,这时叫“子权母”。这就是“母子相权论”,或叫“子母相权论”。实践中,是以小平钱为子,以其与向上递进等级的钱币相权,从而得出当贰、当叁、当伍、当拾、当百、当千等等大钱来。也就是说是以小平钱为基础,去权衡其他等级的大钱币。换言之没有同版式小平钱也就不会产生同版式其他等级大钱币。每一枚大钱的出现必定有相同版式的小平钱为基础。
“唐国通宝”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李璟继承了他父亲李昪打下的江山,但荒于治理。当时南唐需要一个富有阅历、能审势度势、具有军事才能的皇帝,但是他做不到。他发动了对闽国的战争,还讨伐过湖南的楚国。都因措施不当,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劳民伤财,国力也渐渐衰弱。而这时北方的后周在柴荣的领导下渐渐强大起来,南唐经过与后周的较量,屡战屡败,不得不放弃长江以北的土地,割地赔款,向后周屈服,还废了帝号。唐国通宝是在战争需要经费、战败需要赔款的背景下铸造的。“唐国通宝”版本极多,仅钱文书体就有篆、真、隶三种,篆书以初铸时的当二钱制作最为精美,但所见不多。其中以大字、细缘小平钱最少见。篆书“国”字呈方形的称为“方国”,有一种方国的“唐”字篆法独特,笔法秀丽,与普通品迥异,是“唐国通宝”钱中的佼佼者,也不多见。这几种“唐国通宝”篆书钱,应仔细辨认,否则,很可能把它们当成普通品,而不觉其珍稀。
唐国通宝篆书珍稀版,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唐国通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唐国通宝一共有95枚拍品上拍,总浏览8974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0人,出价次数100次,其中价格的是唐国通宝折十,藏家最为关注的唐国通宝如下:唐国通宝、唐国通宝开元通宝两对、五代十国周元通宝、唐国通宝、开元通宝、乾亨重宝铅制各一枚。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唐国通宝一组五枚定价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3元,在经过9次出价后,最后以29元的价格成交!
南唐割据在今江浙一带,建都金陵(今南京),势力较大。李璟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听从臣礼部侍郎锺谟之言,铸大钱“永通泉货”,以一当十文使用。未及锺谟获罪,大钱废止。因此,此钱所见甚少。
唐国通宝版别,杨建平是宜兴供电系统退休的一位老干部,自小就爱玩钱币,玩扔“铜板”。但真正喜欢及走上收藏之路还是在他18岁那年,也即是1964年部队当兵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部队有位江西的连长,有空会将他收藏的钱币给战士们看,并讲出其中的种种知识,让人很是羡慕。受他的影响,从此老杨也爱上了收藏钱币。
“唐国通宝”钱是在南唐战败改为后周显得年号之后铸的,可钱文仍称“唐国”,从中可见李璟此时的心境,可能是处于“既内心纷扰,又心犹未甘”的状态。而像《虞美人》等那些著名的颓废、伤感的词句,就是南唐君臣们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偏安于富庶江南的南唐,没有遭到五代的兵祸,他们的统治阶层和宫廷贵族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
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本公司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唐国通宝楷书大钱 ,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唐国通宝楷书大钱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