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 289.6万 中国嘉德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 271.3万 北京保利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 257.5万 北京保利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 257.5万 北京保利 丙午(1906年)户部大 250.4万 华夏国拍 1909年宣统年造己酉大 248.3万 北京诚轩 大清铜币(汴)己酉 当制 234.5万 澳门中信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 130.8万 中国嘉德 大清铜币二十文铜镍合金试 128万 中国嘉德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 128万 中国嘉德 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 124.64万 中国嘉德 丙午(1906年)光绪年 124.15万 中国嘉德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8.18万 民国十九年(1930年)321.19万 1948年第一版人民币壹78.33万 第二套人民币大拾圆58.58万 清末民初十两协饷银锭一组135万 清末民初兰州永庆上上足117万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109.14万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114.48万 1923年曹锟文装像宪法142.4万 民国三年(1914年)袁338.47万 清代宝源局“一统万年”机108.57万 民国时期地方纸币收藏集225万 1912年孙中山像开国纪1089.70万 清光绪 二等二级双龙宝星101.33万 1919年唐继尧像拥护共179万 1990年 一九九零年第561万 1903年福建省造光绪元111.14万 清代山西“孝义县·白如雪112.26万 清末民初山东“吉祥”五十200万 民国一等宝鼎勋章一式两座121.83万 1951年包裹印纸(东79万 民国十二年(1923年)335.80万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临131.14万 C 1941年北京本300万 “大泉五铢”181万 春秋 周王畿·“卢氏”1089.85万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258.37万 1914年袁世凯像共和纪259.55万 “草”背“百”针首301万 1951年纪9原版邮票115.32万 熙二十个地方局已经基本聊完了,今天我们说说最常见、最普通的满文局。康熙通宝满文局只有两个,一是户部的宝泉局,另一个是工部的宝源局。这种钱币我估计是除了乾隆中央局以外,普通老百姓见得最多的,确实一般的也不贵,就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个。但是其中也有好版本,是可玩可藏的小精品。 对于宝泉局而言,早些年由于研究不足,满文局的钱币价格相差唔多。后来经过市场的沉淀、发掘、交流,有一些版本脱颖而出。要么是它们数量稀少,要么是它们特点鲜明,罗汉钱咱们单独说过,就不再此浪费篇幅了。首先讲大样,现在交流交易中喜欢随口说直径大于28mm的康熙宝泉是大样,其实以前都认为29mm以上才是大样,而实际中,大样的数量我感觉很少很少,价格却并不是太高,早几年过手一个才100多元,现在普通品应该不超过200元,属于低估品种。 康熙宝泉局是中央钱局,还是最重要的这个,理论上来说钱文应该是最标准的,是其他局的范本。但令人奇怪和意外的是,部分宝泉局的钱文居然借用地方局的,比如有福手泉、宁手泉,当然还有兄弟单位的源手泉。这些都比普通的要贵一些,特别是前面连个地方局的。康熙宝泉中便宜品种中最热门的当属罗汉手和大宽缘,前者因为长得像罗汉钱而沾光,特别是扁熙罗汉手,我感觉比扁熙罗汉还要少;后者因为古拙可爱而备受宠爱,价格近期不断上涨。 另外康熙宝泉局中的人足宝、分水康、圆点熙都是比较受欢迎而辨识度较高的版本。当然说宝泉局更离不开七分钱,它是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户部宝泉局始铸。普通康熙钱直径约为27mm,而这种七分钱只有23mm左右,重量比普通康熙要轻一半。七分钱的版本极多,但在收藏市场上并不是热点。 康熙宝源局借用面文的情况也不少,但都是借用的泉局的面文,称之为泉手源。源局中最引人注目的版本还是大阔缘版,尤其是以大阔源双点通大样比较热门,也贵一点。此版本的大样标准为27mm以上直径皆可。 康熙通宝,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 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列穿左右。币材多呈青白色,即用铜锡合金,通称大白钱;也有红铜及黄铜的省局铸钱。 圣祖康熙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四式。背宝泉、宝源二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尚有巩西二字,径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数背星、月纹及合背钱,记地支钱。当十大钱径4.7厘米,传世以背巩,西,当十大钱罕见,背大字广,南,面文双点通背东者亦少见。记地支钱更罕。 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宝泉、宝源二局背满文,本地局背满汉文记局,主要有"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等20局,还有背"巩"者。 各个朝代方孔圆形的制钱,后人对其有不一样的称号,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统一的币制)、“汉五铢”(始自汉朝)、“周布泉”(北周所铸)、“唐开元”(即“开元通宝”,唐朝所铸)等等。清朝(如“乾隆通宝”、“光绪通宝”等)字样,其背面也铸有标明造币局所在地的满文。 康熙通宝都比较厚重,文字大方规整,而且因为其时的锻造量十分的大,所以现在世界上残存的康熙通宝无论是数量仍是品种都十分的丰富。康熙在位时,命令在全国开设了大大小小总共二十四处铸钱局。现在的康熙通宝根据分量分为大中小三品种别,这主要是因为其时因为本钱以及私铸的疑问造成了康熙通宝不一样分量的情况。康熙通宝的背文也各有不一样,这也是影响当今康熙通宝价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说是清朝康熙皇帝派年羹尧元帅西征平叛,在进军途中因军饷缺乏,无法之下年羹尧向本地梵宇征借铜佛,熔化铸成“康熙通宝”钱,并许下愿望,待班师回朝,定将全数铜钱回收,并加倍铸还金身。为了有个辨认,将原“康熙通宝”的“熙”字去掉左边一竖。不料回京后,年羹尧被除名入狱,于是这批铜钱就留在了民间。 康熙通宝宝源折十大钱,(49.21~50.08)*(2.37~2.57)mm 康熙宝源大钱可能为试铸性质,传世甚稀。此品保留无缺,包浆熟美,字口极佳,是同类所见好品相之一。 极美品,估价:元以上,起拍价:250000元,终究拍卖成交报价RMB 元,拍卖成交时刻 ,拍卖专场为古玩收藏交易网2016年10月19日-20日专场。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公司:深圳来宝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手机:18565896120
微信:tsz168530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