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征集,可送国内一线拍卖行,无流拍费,无鉴定费,致力于民间收藏送拍渠道建设
详情:135 1720 6148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等。
青花瓷始于唐,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其制作工艺日臻成熟,收藏界称之为“元青花”。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主要以钴矿为原料,成型后在坯胎上描绘出纹饰,然后覆盖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过约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依次烧造而成。烧制成型的瓷器釉面清爽透亮,表面呈现出轻微橘皮纹,青花发色含蓄沉静,用手触摸温润如玉,难以磨灭,其纹饰灵动而又不失规矩,可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先天生。”
康熙青花瓷价值不容小觑!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