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 鉴定拍卖李总
郎静山摄《张大千像》
郎静山摄《张大千像》
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特风采。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10-11]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画意境清丽雅逸。”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
《嘉耦图》
184.5×95cm
成交价 RMB
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
《嘉耦图》在张大千的荷花题材中,属于非常大型的作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水线清楚,以朱砂勾金,细致描绘荷花形态,并以荷花叶下的鸳鸯寓为高氏夫妇。
《爱痕湖》
76.2×264.2cm
1968年作
成交价 RMB
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
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Aachensee),有数日之勾留。关于此行的细节,张大千在翌年创作的另一本《爱痕湖》落款中,曾这样写道:“年前与艺奴漫游欧洲,从瑞士入奥国,宿爱痕湖二日,曾做此诗以戏之。”艺奴不详何人,听名字似是一女子。文中提到的诗,也见于《爱痕湖》的题款:“湖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供,不遣阿难着体温。” 诗旖旎而侧艳,似张大千经历于亚琛湖畔的,不仅有悦目的美景,也有动心的情事。张大千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这一乐事,必给张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游欧归来的几年内,他以“爱痕湖”为题,创作了多幅山水。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
154×78cm×4
(1947年作)
成交价 RMB
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
《荷塘野趣》构图气势磅礴,荷叶参差呼应,对比中见和谐;大块面色墨的荷叶与织痩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衬托,对照着盛开的大朵荷花,使画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给。张大千更以清丽之笔挥出数根长蒲草,令画面异常生动,整体上层次分明,极富节奏感。
《夏日山居图》
181×69.5cm
(1947年作)
成交价 RMB
上海工美 (拍卖时间)
大千先生是画家中的史学家,其所师承的古人,绝对超过画史上的任何画家。石涛可以说是大千先生致力最深的明清时代画家,而在元代画家中,大千居士喜好,推崇并学习的画家虽不少,但除了赵子昂之外,能够列入他所酷好的画家,即非王蒙莫属!
《婴戏图》
137×66cm
成交价 RMB
香港苏富比 (拍卖时间)
此画虽简,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所绘线条劲挺而有弹性,设色艳丽而不失古雅。
鉴定拍卖李总
《天女散花》
167×72cm
(1935年作)
成交价 RMB
北京保利 (拍卖时间)
这幅《天女散花》,张大千作于1935年,画中的天女系以和他相识相恋的朝鲜少女池春红的容貌为蓝本所绘制,他在画上的题诗中有“画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画中人物并非虚幻,亦非真的天女。
《凤箫图》
116×65cm
(1955年作)
成交价 RMB
香港苏富比 (拍卖时间)
典型的敦煌特色,大千的工笔人物近年表现抢眼,占据个人历史价位前十的半壁江山。本幅或取材自民俗神话传说,画中仕女堆髮高髻,顶载凤冠,繫珠串,披服边沿饰草纹,似麻姑或西王母等仙家之造型;手捧排箫,跨白凤翱翔于彤云间,所披丝帛随风飘扬。开脸、头饰以至身上綵物均以工笔描绘,矿物颜料厚重,秾丽古艳,无论造型、设色、笔法均采集自敦煌石窟艺术,唐人盛世风华毕现。
《仿巨然晴峰图》
168.5×85cm
(1946年作)
成交价 RMB
上海天衡 (拍卖时间)
此图是借元人《万山积雪图》的构图章法,融以巨然长披麻笔法,与刘道士《湖山清晓图》水法并兼元人笔墨遗趣,“集其大成,自出机杼”,借古开新的极具代表性的大幅杰作。此画虽说仿巨然,实质却是对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画的“借尸还魂”。
《招隐图》
67×188cm
1966年作
成交价 RMB
香港苏富比 (拍卖时间)
所谓“招隐”者,或出典于晋代陆机、左思之《招隐》诗,以相招栖隐于幽邈之地为旨。歷代画家屡按此诗意衍化为图,大千写之,自有深意。五十年代初,大千先生移家南美,遂徵挚友高岭梅举家同往,时手续已妥办,惟因事未竟成行。此后两地睽隔,大千南来,与高氏往还仍密,但高氏仍未能亲赴巴西探望。本幅所写,以大千先生巴西之住所摩诘山园之景入画,復取「招隐」为题,盖十年已过,尚未践约成行,故以景寄情,再出图相邀。
《红拂女》
125×75cm
(1944年)
成交价 RMB
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
大千画《红拂女》,就是受到了小说启发,要透过视觉手法来表现他心中理想的女子形象。在《红拂女》的粉本上,他题了“惊才绝艳”四个大字,又旁注:“此四字惟红拂足以当之”。可见,大千认定红拂有惊世骇俗的才能,并世无双的美貌。又因为红拂批评没有雄心、犹如死人的杨素“尸居余气,不足畏也”,于是大千也作诗称赞她是“千载峥嵘女丈夫”。所以,我们应该也要从人物外型、神情姿态、画面构图、色彩安排等方面,看到大千如何表现这个才貌双全、勇敢豪迈的佳人。
张大千一辈是第十世,属“正”字辈。 张正兰又名泽,因他与长子是双胞胎,故取字善孖,后改称善子。张善子生于1882年7月12日(清光绪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由于家中长子早夭,他在家里的地位相当于老大,说话颇有份量,对张大千的影响也大。 [6]
张大千家庭照
张大千家庭照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没有张善子,就没有张大千。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善子发现了大千卓越的绘画天赋和才能,对张大千关怀备至,所需金石书画及参考资料莫不搜求以供,并经常指点书画之道,使张大千获益良多。
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京都公平学校归国,向父母提出要到上海拜师学习书画,父母反对。在这个决定张大千今后命运的关键时刻,张善子站到了弟弟一边,支持他到书画家荟萃的上海拜师。“
张善子对其弟的支持,还表现在不断地携带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八弟出入上海滩上的文人雅集,利用各种场合,把八弟引荐给艺苑前辈名流,诸如陈散原,傅增湘,黄宾虹,齐白石,柳亚子,叶恭绰,谢玉岑,郎静山等等,张大千都是通过张善子的引荐而得以结识的。”
张大千在上海很快就能露出头角,与这些艺苑前辈名流的提携分不开。 张善子在中国画坛上也是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6]字画,瓷器鉴定拍卖李总
门下弟子
张大千一生弟子上百,有主要影响的有:曹大铁、谢伯子 、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贞、刘力上、胡若思、慕凌飞、糜耕云、梁树年、汪德祖、吴青霞、厉国香、龙国屏、黄独峰、王康乐、胡力、王永年等人,其中,曹大铁是张大千弟子中绘画水平高的一个。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也拜张大千为师学画。
张大千再传弟子也相当多,比较有影响的是:白传巨、曹公度、李柏林、陈沫吾、杨振升、杨震麟、葛茂柱、刘起伏、刘力群、何纪明、葛茂桐、孟庆利,吴嗣坤、聂振文、吕刚,姚丹萍、江洪泉、安云霁、杨春蕾、张师曾,包伟东、赵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