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的说法。而玉在近段时间内的表现,也正在印证着这一说法——
2015年4月,御玺拍卖之第一被刷新: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这个数字也打破了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而 3年前,这款御玺首次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时,就曾以4625万港元创下过当时的纪录。就在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打破世界纪录两个月之 后,“乾隆青玉螭龙玉玺”就在台湾以4.8亿新台币拍出,再一次刷新纪录。古董收藏圈轰动了。除皇帝玉玺外,清宫玉器也不乏精彩表现: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晚 清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以3000万元成交,跻身“清宫玉器拍卖”的三甲;北京匡时的清乾隆翡翠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也以近2000万元成交。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明清玉器存世较多,所雕刻图案多为吉祥题材,深得人们喜爱,而且收藏门槛也较高古玉要低。但是近年来明清玉市场是鱼龙混杂,收藏者需要谨慎。
万年玉器史
明清迎来第三繁荣期
中国的玉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神玉”思想占主导地位,玉成为人们通神的媒介。到商周以后是帝王玉,玉器为帝王所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儒 玉文化形成并弘扬,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比德于玉”, 提出了11点玉德儒学观:“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 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君子佩玉,要按照玉德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德行信 条。“君子佩玉以显德”、“君子无故不去玉”也流传至今。
汉以后,玉逐渐走下神坛。宋代以后,帝王玉与民玉并存。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 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文人在书斋作画、书写,往往也用玉做洗、注、笔筒、墨床、镇纸、臂搁等文具,或以玉作为陈设装饰;老百姓用玉则是图吉 祥、平安。这一时期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第一高峰,在玉质之美、做工之精、器型之众、产量之多、使用之广等方面,都是历史上任何一 个朝代所不能媲美的。
联系方式:(同号)
现在人们多把玉分为三类:高古玉、明清玉以及现代玉。“汉代及以前的玉称为高古玉,魏晋到元朝这一历史时期,华夏 大地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政治不稳定,对于新疆和田玉的管辖权也不明确,所以玉器一直处于低迷期,传世也较少。但是明清统治时间长,疆土广阔,而且是个和 平盛世。也是在这一时期,玉器不再是‘神玉’和‘王玉’,而是以‘民玉’为主导。所以说明清时期是继新石器时代和汉代之后的第三个玉器繁荣期。”北京东方 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李彦君说。
之所以把明代和清代的玉器归到一起,李彦君概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明清两代玉器的装饰风格以及雕工相似;第二,鉴定起来很难清楚分开明和清的玉器;第三,两代多用和田玉。
“明清玉器是中国玉器的复兴。”李彦君表示,明清玉目前备受大家喜爱的原因:第一,年代较近,存世数量庞大;第二,多为和田玉,它是人们第一喜爱的玉石品 种,是中国玉文化的标志;第三,中国崇尚白玉,强调玉质的纯洁、温润。明清时期的挂件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实用性很强。雕刻品种丰富、工艺精湛,小至各 阶层佩戴的玉佩,大至各类仿古器物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联系方式:(同号)
江苏环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艺术品金融化,推动艺术品走资本化的道路已经切实真的执行起来。平台针对个人艺术品做融资以及线下交易,积极开拓更优质的平台服务。 我们有好的产品和专业的团队,公司发展迅速,我们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良好的技术支持、健全的服务,江苏环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文玩,古董知名企业,如果您对我公司的产品服务有兴趣,请在线留言或者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