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小动物骨锉
规格:180mm
产品型号:60E-040.18
MRI的优势
过去骨创伤一般以X线平片检查为主,辅以CT检查较少用MR检查。。X线平片及CT一般不能显示骨损伤的病理改变,因骨挫伤预示更严重的关节结构损伤可能性存在。另外骨挫伤本身亦可解释膝关节外伤后持续性时间较长的疼痛,不能负重的症状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特别能够反映骨髓异常信号变化等优越性,能够对骨挫伤早期诊断并准确定位,且诊断阳性率达100%,故对骨挫伤及隐形骨折的诊断价值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此操作是将根管锉左右活动30~60度的同时将其推进根管内的方法。
比Turn-and-pu操作危险性低,形成的台阶也较少。
这个方法在将小的根管器械插入窄小的根管内时比较有效果,刚开始将#10和#15根管锉放入根管内或是硫通钙化的根管时使用这个方法会比较有效。K-type file最适合本操作。
1.3图像分析
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 MRI. CT、X线图像,包括骨挫伤的部位、范围、数目。依据形态分为2型:I型,呈小片状,信号均匀,大小<2cm,位于皮质、关节面下或韧带附着处;Ⅱ型,呈放射状,其放射方向沿着承重方向或应力线方向,信号不均匀,范围在2~4cm左右,位于关节面或皮质下。分别进行统计,以确定分型类别,并对合并隐匿性骨折及其他附属结构损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持有不同意见的病例再进行集体讨论得出一致的结论。
骨挫伤的MRI信号特点骨挫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43例共68处病灶表现为斑片状、地图状或网格状异常信号影,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略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影。其中I型28例42处表现为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小于2cm,位于皮质关节面下或韧带附着处;Ⅱ型15例26处,呈放射状、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范围般在2~4cm左右,位于关节面或皮质下。
骨挫伤的类型与隐匿性骨折的关系43例68处骨挫伤合并隐匿性骨折9例13处占19.1%,其中4例分别有2处骨挫伤,5例分别有1处骨挫伤。Ⅰ型骨挫伤合并骨折有5处,占11.9%,其中腓骨骨折2处(图3),胫骨外髁1处,股骨外髁1处,髌骨后下缘1处;Ⅱ型骨挫伤合并骨折8处,占30.8%,其中腓骨2处,胫骨外髁1处,胫骨内髁3处,股骨内、外髁各1处。
骨挫伤合并其他损伤43例中合并韧带损伤25例,单独前交叉韧带损伤8例(32%),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12%)(图4),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24%),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8%),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16%),后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各1例(4%)。膝关节骨挫伤合并半月板撕裂18例,单纯性内侧半月板损伤10例(55.6%),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222%),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4例(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