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技术,个人电脑、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移动手机之后的第八次颠覆式新计算方式,并重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尤其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将使所有个体与商业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将促进现有金融体系规则的改变,构建共享共赢的金融发展生态体系。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金融业大国,必须加快金融业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区块链技术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还停留在浅层的应用层面,随着实践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自金融的产生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命题。
现在我们简单地将金融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这种分法其实是从是否创造货币的角度区分了直接、间接的概念。但是,如果从服务的角度、从非货币创造角度来看,其实现代金融都是通过中介机构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去中介化、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金融成为可能。当然,这种可能性还不完全,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底层仍然生长在原有金融基础之上,无法独立出来。因此,安全性、透明性、不可灭失性等底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突破。
区块链技术则为这些问题的突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实际上,私有区块链其实非常近似于一种自金融的形态,公有区块链则更类似于对私有区块链底层的支持和保障。当然,自金融的出现,除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还需另外一个要素条件,即金融管理技术的第三方化。当区块链技术的普遍应用和金融管理技术的第三方化普遍呈现,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自金融就成为一种可能。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可能自己开银行,所有有资产、有现金流的主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银行。
银行到底是什么?这个命题现在越来越难以回答。从目前来看,银行最本质的功能仍然是账户管理和清算。比如银行存、贷、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存和贷已经越来越从银行中被解构出来。目前在汇的层面即账户层面还没有被解构,但是也出现了一种趋势。如第三方支付这一虚拟账户的出现,其实也在浅层解构银行的账户管理职能。尽管如此,在互联网时代,银行的账户管理职能并没有真正地被解构。但在区块链时代,前面谈到的很多概念一旦实施,银行的账户管理职能将被解构。一旦被解构,银行的存、贷、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功能都将无处安放。从这个视角看,银行的概念已经变得难以定义。我认为,至少有一个概念是成立的,我们将看到全能银行的消失和功能组合银行的出现成为一种现实。
文章来源于万链之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