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yellow stone),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广义的指“田坑石”,狭义的指田坑石中发黄色者。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方面,与寿山石相近,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大多为卵状,故用手抚摸时会有圆顺温润之感,一块好的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日渐稀少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说早已过时。“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标准田黄的色泽,属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接近桔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黄中带赤,色明快的,曰“黄金黄”。
(3)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