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行情再度发烧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港台一些藏家大量购藏紫砂壶,使得其市场价格直线上涨,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回落。随着国人的钱袋子越来越富足,精品紫砂壶开始成为各路藏家追捧的象。“2010年至2012年,高级工艺师制作的紫砂壶价格普遍以每年30%至50%的幅度攀升,个别名家名壶的价格更是成倍飙升。”半岛收藏协会会长王涛说,其中独领风骚的当属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辞世的紫砂泰斗顾景舟的作品了。2012年顾景舟的“提璧壶”、“双圈壶”、“虚扁壶”分别以1288万元、1150万元、943万元成交,总价超过3300万元。
“我这把‘百衲壶’用料、器型、做工都如此精致,壶流、壶口、壶把三点一线,壶盖严丝合缝,吸水性极强,证明紫砂壶的泥料质地非常好,紫砂泥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透气性,我这把壶身见水后10秒速干。”吴际先生边说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果您有同类藏品陈明远款紫砂壶 请咨询电话:
紫砂壶款式大全图,随着紫砂壶拍卖逐年兴起,陈鸣远清代制壶大师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叫响于整个收藏圈。然而,由于存世量的稀少,以及鉴定真伪的难度较大,这类顶尖明清大师的作品,虽然收藏价值极高,但上拍数量很少,逐渐沦为藏家心目中难得一遇的“传说”。
传世鸣远作品除仿古诸器外,著名的有:甜瓜壶,原名南瓜壶,是鸣远的一件代表作,壶身镌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孔香”诗句,刻款楷书“鸣远”,钤“陈鸣远”阳文篆书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四足壶,壶身铭“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今藏珠海博物馆。旋涡纹瓜形壶,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莲子壶,壶身铭“资尔清德,烦暑咸涤,君子友之,以永朝夕。”今藏苏州市文物商店。松段壶,今藏宜兴陶瓷陈列馆。调杀蚕桑壶,今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还有笋型水盂,也是鸣远的代表作品,今藏南京博物院。其他还有一批清供雅玩,由国内外文搏机构及私家收藏。
陈明远紫砂壶价格,陈鸣远对紫砂壶艺术有三大贡献
陈鸣远制壶技巧精湛而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吴际先生认为,他有三大贡献。一是壶型设计力求变化,筋纹器型,多以自然形体如壶制壶,成为今日花货壶的宗师,他不为传统紫砂壶造型所约束,独特自由的艺术风格,巧妙有趣的款型,并使花货壶崛起为紫砂壶重要器型。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