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哪个种类的方镶金铜香炉价格高

  • 发布时间:2019-01-10 22:32:52
    报价:面议
    地址:江苏,南京,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公司: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淡淡铭香让你陶醉让你痴,可是它对古人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哟!首先,香炉是古代的香水。但凡入朝觐见,或拜谒尊贵,一定会先用香炉将衣服熏香,才不失礼仪。其次,古人读书有一种“坏”习惯,必焚香,清除室内浊气,刺激读书精气神,保持愉悦精神,确保心明眼快,方便理解记忆。第三,它是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的必备神器。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点。值得注意的是,宣德炉底款的“德”字心上没有一横,当时有“省一德”之称,经多方查证,也有不省一横的。

    近几年藏品方镶金铜香炉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 白玉雕小鬼送福香炉

    估价:35.00-35.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清乾隆 黄玉雕仿古香炉

    估价:65.00-85.00万---成交价:rmb72.8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蒋大雄 青花制香炉

    估价:15.00-15.00万---成交价:rmb58.24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明正德 铜番莲开光阿拉伯文香炉

    估价:250.00-350.00万---成交价:hkd316.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宋 龙泉窑三足香炉

    估价:62.00-80.00万---成交价:rmb78.4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唐代 银鎏金錾花三足小香炉

    估价:35.00-45.00万---成交价:hkd51.53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元 枢府釉六角香炉及台座

    估价:80.00-12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青花狮子纹双象耳香炉

    估价:328.00-328.00万---成交价:rmb35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三足香炉

    估价:568.00-568.00万---成交价:hkd60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清乾隆 铜鎏金锤胎嵌宝石蕃莲纹香炉 烛台

    估价:3,680..00万---成交价:rmb3,720.00万---成交日期:

    方镶金铜香炉鉴定有那些方法,方镶金铜香炉的市场行情如何

      明清铜香炉底款大全,从近20年的国内拍卖成交状况看,明清铜香炉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都在逐年上涨。2000年以后,铜香炉的平均成交价格稳定在100万元以上。近几年,铜炉的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各大拍场佳绩频传。2010年,仅王世襄藏炉专场总成交额就高达人民币44.8万元。

      另一个生活元素浓郁的便是手炉,它还有一些更动听的名字,“袖炉”、“捧炉”、“火笼”,是不是很形象?它用优质铜制成,专供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掌中取暖。或放在桌案,或捧在手中,或藏于衣袖中,更有家人亲朋围炉团坐,一派其乐融融的祥和气氛啊,想想都温馨。闺中小姐则随身藏一小巧玲珑、轻薄剔透之袖炉,炉内放一炭球,笼于袖中;莘莘学子则捧着手提炉,求学来去途中有暖炉相伴,以防手冻而难于操笔。

      六方式象脚铜香炉,元代香炉在继承宋代的风尚之余,数量与品种繁多,中小型香炉偏多,大多是三足圆炉和鬲式炉。明代香炉造型有了新的突破,如象耳炉、戟耳炉、筒炉等。除少数造型和釉色秉承宋元遗风外,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图案装饰是亮点。明朝的宣德皇帝本身就是造诣很深的艺术家,对色彩有特殊的偏好,于是乎五彩瓷和斗彩瓷香炉得到空间发展。以“孝”治国的清朝,祭祀之风盛行,而清朝景德镇一代代名师巧匠们则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瓷器香炉制作推向历史高峰。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下两图是笔者藏品,原伦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时期,纹饰较繁复,珊瑚镶嵌完整无缺漏。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