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釉也就是俗称的粉红釉,只不过古代文人给它起了个更雅的名字。这类让人看着心头一暖的釉色,只有在盛世时代才会出现。清康熙时,胭脂彩从西洋(荷兰)传入景德镇,被称为“洋红”。清康熙末年到光绪时均有烧造,但雍正时期烧造量、质量精。
在品种繁多、百花争艳的单色釉瓷中,高温红釉瓷的烧制难度大。它难就难在以铜为呈色剂,而铜的呈色不仅与铜的含量和釉的成分有关,对窑内温度、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也十分敏感,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变绿,甚至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
正因为高温“铜红”釉如此难以“出彩”,唐宋两代在国力鼎盛时期也烧制不出呈色纯正的红釉瓷。如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执壶红中带黄,宋代钧瓷红中泛紫或泛青。到了元代,聪明的陶瓷艺人创烧出著名的釉里红瓷器,并在此基础上经无数次摸索、试验,终于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但成品极少,且釉色尚不够纯正,目前元红釉瓷器的传世品也十分稀有。
胭脂红虽然在康熙中早期就传入景德镇御厂,但是由于科技含量较高、造价较昂贵,直到康熙末期也没有被御厂普及使用。雍正中后期,由于御厂制瓷的发展革新,胭脂红逐渐推广使用至众多彩瓷领域。真正做到对胭脂红运用自如、广泛普及则还要属乾隆时期。
任何的鉴定都必须以实物为主,单从文字描述是永远都无法去鉴定藏品的真伪。建议有机会的藏家可以多多向专家老师请教,也可以多去当地的博物馆去参观学习,好可以跟一些名家上手真东西,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任何的鉴定都必须以真东西为参考,互相对比才能更快的入行。如果您手上有藏品想要鉴定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也欢迎藏家相互探讨。
报价:面议
地址:武汉,蔡甸,武汉经开区万达广场C6座904
公司:武汉浩泽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1592758422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