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用汉、满、维吾尔三种文字。历来方孔钱使用一种文字,满清入关后方孔钱开始使用汉满两种文字,正面钱文用汉字,钱背局名使用满文。在一枚新疆红钱(大部分钱局)上同时出现汉、满、维吾尔三种文字,在中国钱币中也属特例。叶尔羌局铸造的“乾隆通宝”正面为汉字“乾隆通宝”,钱背左侧满文“叶尔羌”,右侧维吾尔文“叶尔羌”。除伊犁宝伊局和后来的宝迪局外,其他钱局所铸乾隆钱同样使用三种文字。道光以后的钱背还出现了汉字额定纪年和面值,复杂的钱文与中、西亚钱币风格有一定关系。
一、叶尔羌“乾隆通宝”特别厚重。乾隆二十五年,叶尔羌建局开新疆红钱之先河,率先铸造“乾隆通宝”。新钱规定枚重二钱(约合7.46克),五十文兑换银一两,二十六年一百文兑一两银,三十年二百文兑一两银。初铸“乾隆通宝”之所以如此厚重,是因为当地原来流通的普尔钱就特别厚实。部分“乾隆通宝”每枚重超过二钱,最重的甚至达到10克。
如果您有同类藏品乾隆重宝 请咨询电话:
乾隆重宝图片及价格表,三、叶尔羌和叶尔其木。叶尔羌局“乾隆通宝”的钱背,有两种不同书写方法,一种是右侧维文“叶尔羌”,左侧满文也是“叶尔羌”(见拓图)。另一种则不同,右侧还是维文“叶尔羌”,而左侧满文却是“叶尔其木”,叶尔其木钱稍少见(见拓图)。有旧钱币书籍解释是,因叶尔羌旧称叶尔其木,以后改地名为叶尔羌,所以钱币有叶尔羌和叶尔其木两种。其实不然,因为钱背右侧维文始终是叶尔羌,左侧有叶尔羌和叶尔其木两种不同写法。满族语言是与蒙古语同类的阿尔泰-通古斯语系,而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突厥语系,两者并不相通。以前识字的人很少,由于语言沟通原因造成差错,钱局将叶尔羌当作叶尔其木。乾隆二十六年,钱局将满文叶尔其木纠正为叶尔羌,维文依旧。多数钱币书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没有专门说明。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乾隆重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6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乾隆重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6周一共有3枚拍品上拍,总浏览1883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3人,出价次数59次,其中价格的是少见开炉大钱“乾隆重宝”背龙凤(关闭),藏家最为关注的乾隆重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6周如下:少见开炉大钱“乾隆重宝”背龙凤(关闭)、开炉钱-乾隆重宝背龙凤官铸花钱、超大乾隆重宝背宝泉龙凤开炉花钱。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开炉钱-乾隆重宝背龙凤官铸花钱定价10万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35次出价后,最后以104万元的价格成交!
乾隆重宝80万价格图片,背景:“乾隆重宝”背龙凤大钱,是为宫钱,属花钱类吉祥钱。清代吉祥钱数量多,而且繁杂,清代铸钱,京城中有“宝泉”、“宝源”局,宫中所需吉祥钱,大都由“宝泉”局铸造,康熙至宣统代代有制作。
乾隆通宝,就是由于清高宗乾隆皇帝于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钱背:龙凤图案。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乾隆重宝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