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为什么一个瓷器可以排出如此的高价呢
一.现存世量
这是我最喜欢提及的一个词,无论品相或者成色多好的藏品,如果现存世量非常之大,那么肯定也是不值钱的,一句话概括之——物以稀为贵。元青花真品在全世界至今只发现300件左右,元青花罐绘画有人物的极其稀缺,在世界范围内估计不足10个。
值得一提的就是,就连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乃至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没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由此可见其珍惜程度。
二.苏麻离青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听过苏麻离青(又称苏勃尼青),这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呈色剂(含有高铁低锰),珍贵并且稀少。
如此珍稀的颜料,自然被当时的权贵及生产者奉为无上至宝,被专门用于官窑中种类和大小不同青花瓷器的描绘。其中以大梅瓶、大罐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最为亮丽。
可惜在明朝宣德年后就此绝迹。
三.工艺价值
想必读者朋友们也清楚,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当时蒙古人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喜欢蓝色与白色。元朝统治年间刚好是大批西域文化涌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影响着当时的工匠。古人们也学以致用,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描绘在了瓷胎上,精心烧制了流芳百世的青花瓷。
同时元代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可谓巅峰造极。
一、原始瓷器——商代
商代出现的釉陶被称为原始瓷器,属于青瓷系。
1、状况:不多见。
2、胎骨、釉料接近瓷器。
釉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 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
2) 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
3) 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3、浙江上虞发现青瓷窑址。
4、器型:尊、罐、豆
郑州铭功路商墓出土青瓷尊
北方地区发现很多墓葬出土。
买卖需谨慎,交易得合法,如有该类藏品想收藏、出手、鉴定、市场评估,请加。打电话!
咨询热线:(同号)
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