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重宝当十钱铸造时间早,流通区域广,所以也是自古以来古泉爱好者最关心并致力于收藏和欣赏的计值钱币。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铸期长、数量大、版式多、流通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
咸丰钱币的初币值就是小平钱、折二钱、折三、折五、折十这五等钱币制度。咸丰三年铸造了折十、折五十大钱。这是物价上涨了十倍。折十钱,折抵原来小平钱的价值。就是过去的正常发现的钱币,只能当辅币使用。咸丰大钱当百、当五百、当千,比历史上的虚值钱币质量好、重量增加、钱币大;但是,照样引发仿造,导致了币制混乱的局面。
雕母又叫祖钱,经审核通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钱,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
第一、折当太重、币值过高,引发了民间仿造
以初铸的大钱为标准,“折当”是指一定面额的大钱的重量与它所标示的相同数额的制钱总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当十大钱每枚重4.4钱,十枚制钱共重8.8钱,那么“折当”就为50%。当时,(当时可是1斤16两)当五十的大钱重1.8两,相当于50文制钱重量的30%;当百的大钱重1.4两,相当于100文制钱重量的11%;当五百的大钱重1.6两,相当于500文制钱重的3%;当千的大钱重2两,相当于1000文制钱重量!。5%。大钱面额越大,其重量与制钱总重量的比率就越小,这就是“折当过重”。“折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钱的面额与它本身价值的背离程度,也使民间用很少的金属铸造很贵重的大钱,使民间盗铸能获得暴利,导致了造假的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