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重宝值多少钱,天宝十六年(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长安,唐肃宗李亨回京后,第二年改元“乾元”。为了筹措军费,填补财政亏空,肃宗凭证御史中丞兼铸钱史第五琦的建议“奏请改钱,以一当十,别为新钱,不废旧钱,冀实三官之资,用收十倍之利,”“宜听于诸监别铸一当十钱,文曰乾元重宝。其开元通宝者依旧行用。”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刊行了“乾元重宝”当十钱。该钱钱径2.6--3厘米,重约6—10克,每缗(一缗一千枚,也称吊)重十斤,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版别分狭缘,阔缘,光背,背星,月,祥云,瑞雀,背十,背洪等,凭证一当十的比价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
“乾元”二字在中国古代圣人所集成的《易经》这本解开宇宙人生密码宝典的书籍中被精辟归结为“开创”之意。其代表性八卦符号列“乾”(即天)为首,“释天象创生人与万物使之循环复始而息息不生”,语意简练却包含着大自然芸芸众生对上苍的崇拜等朴素辩证法哲理。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铸行乾元重宝,一当十开元通宝使用;次年又铸重轮乾元,一当五十开元通宝使用。两钱名价过高,导致社会上纷纷毁小钱,改铸大钱,物价飞涨,泛起“米斗至七千”的时势,不久便改重轮乾元一当三十开元通宝使用;及至唐代宗,又将乾元重宝改为一当二开元通宝使用,但信誉仍不高,民间拒用,最后只能一当一开元通宝使用,乾元刷新币制的措施遂告失败。乾元钱是其时唐朝政府阻止民间钱荒的一个措施,其铸钱数目仅次于唐朝开元钱。
事实上,这枚背“十”并非“孤品”。与此同时,广州一名钱币收藏家手里也有一枚背“十”并据了解,该枚背“十”收集与上世纪80年代初,是该位藏家在广西柳州以200多元(约为当时3~4个月工资)买下的。虽然该位藏家不知背“十”价值何如,但因为其品相佳、背特别而收藏。
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
“乾元重宝”,图一一枚径2.9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6厘米,重7.9克。肉厚廓深,铜质纯净,毛刺簇新,未见磨损痕迹,似未流通即入罐之藏品。正面“元”字带二横画无左挑,隶中带行意——这是和常品乾元重宝的区别,钱币著述少见收录。据《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1年11期,应属折十初铸品。图二一枚径3.2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厘米,缘宽0.45厘米,重10克,锈迹斑驳,宽缘大样,从书风上看,与折十乾元重宝同出一人之手,属开炉纪念泉,非常少见,历代泉谱均无著录。
此二泉何以稀少?这要先看看当时铸钱的历史背景。公元八世纪中叶,唐王朝由盛转衰,755年镇守河东、范阳、平卢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20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东都洛阳。次年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旋攻长安门户潼关,守将哥舒翰兵败投降。唐玄宗仓皇西逃,至马嵬坡发生兵变,奸相杨国忠被杀,其妹杨玉环“婉转娥眉马前死”。一路上风雨如晦、凄凄惨惨到达蜀中。北上监军的太子李亨(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指挥唐军对叛军展开了反击。战争伊始,唐朝贮粮地河北、河东、河南、关内四道,及中央国库清河郡、洛阳、长安大都遭兵火,致“民物耗弊,天下萧然”。为了解决平叛官兵耗量巨大的经费,平衡财政供求矛盾,一方面对人民强行摊派、勒索;另一方面实行通货膨胀,发行虚值大钱。据《新唐书-食货志》载:“肃宗乾元元年(758),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奏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通宝掺用,以一当十。”
唐王朝于乾元元年七月铸行折十乾元重宝,又于乾元二年三月准第五琦之奏铸重轮乾元重宝,每枚当开元钱五十,由于比价过高,从朝廷、地方到民间纷纷毁小钱、铜器、佛像铸行大钱。初行时尚可,愈后减重钱愈多,只求其形,无论轻重。因此,民间对初铸之官样钱,颇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来,不再流通。以致后世发现极少。
并且,当时实行虚值的通货膨胀,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外皆以(第五)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朝廷无奈将第五琦贬官,降低大钱比值,又以重轮乾元钱一当三,普通乾元钱一当二。其后,大小钱均一当一。自此大钱退出流通领域,多被熔铸为小钱。此二种版式本来铸量很少,屡经销熔,能够流存下来的已经是稀中之稀了。
家有藏品,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过分,一个电话可能就改变您的生活!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三桥新街智冠环球商务中心1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