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通宝(图4)宋哲宋赵煦绍圣年间(1094~1098年)所铸。哲宗乃神宗第六子,登基时年仅十岁,军国政事均由高太后垂帘掌握。这时,反对变法的守旧派势力开始执柄国政。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人打着“以母改子”之旗号,全盘否定和罢废神宗实施的一系列新法,打击和排斥变法派人物,史称“元祐更化”。直到高太后死去,十八岁的哲宗才得以亲政,改元绍圣,并正式推出“绍述”圣业之论,表示要继承神宗新法之道。同时启用新党人物章惇为相,对旧党展开清算,尔后又逐步恢复了熙、丰年间颁布的法令制度。
自哲宗继位以来,西夏在边境的骚扰就从未间断过,在辽国的支持下,西夏出兵攻入宋境绥德城,大肆掠夺。这时哲宗改变妥协态度,采取强硬政策,停止与之分割地界,并渐绝“岁赐”。绍圣三年(1096年),西夏梁太后裹胁崇宗李乾顺御驾亲征,侵入宋延安府境地,攻陷金明寨(今陕西安塞南)。
2018年绍圣通宝收购成交信息,收购绍圣通宝要多久时间
绍圣通宝小平价格,隶书绍圣元宝属初期试铸样币,未予流通,据华光普著《中国古钱目录》及关汉亨著《中华珍泉追踪录》记述,1981年9月,陕西句邑县东关电厂金代钱币窑藏中出土一枚,当时为咸阳市文管会收藏并封存,直至1986年8月方组织清理,令大珍品得以重见天日。经过二十余年发现,此品仅有三枚左右,价格无考。
小平广穿者较多,背有星月纹者也多。“绍圣通宝”铜钱仅见小平楷书,存世稀少。另有“绍圣重宝”存世,为孤品,无定价。
绍圣通宝存世两枚,深圳古玩古玩交易中心:古钱珍品绍圣元宝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然而细观此币轮廓,轮宽不匀,廓纹不整,竟然圆未用规,方未用矩,全凭手工粗略刻划,与文字部分的精巧娴熟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此,笔者认为凡雕母之制作,必先选材定制,草拟轮廓,继而书写币文,而后雕刻。轮廓不定,书者疏密难顾,币文未写,雕者无从着手,故而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就本币而言,书者善其文而雕者工其事,但在次序上全都在轮廓确定以后。所以,问题出现在定制的环节。从背廓的粗劣线条可以看出,雕母在定制者手中已经初具规模,而不仅仅是画在素材上的草样。由此,笔者断定,在雕母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责任和分工都是十分明确,而且在各个环节之间还存在着身份等级上的差别。在笔者看来,这种前拙后精的工艺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宏观地反映了当时雕母的制作过程和相应的分工状况,同时也为其本身的真伪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北宋是我国古代盛行年号钱的时代。北宋年号钱铸造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王朝始终;种类多,接近历代所铸年号钱的五分之一;数量大,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至今还有大量存世;铸工精良,钱文书体丰富,还出现了皇帝亲自书写钱文的年号钱,艺术价值高。
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量越来越少,投资价值日益升高,近十年来,古钱币市场行情一路走高,特别是一些中古玩古钱币十分抢手,至2009年,已经出现十分惊人的涨幅。十年以前北宋钱币和清代钱币一枚一般只有几元钱,如今已增值数百倍以上,且仍在不断上涨之中,这一现象值得广大集币爱好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