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马未都谈龙纹从瓷器上的龙纹看明朝兴衰

  • 发布时间:2018-06-29 13:18:03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2号瑞安广州中心5楼
    公司:广州拍卖行有限公司

    手机:17666565609
    微信:lin18998485676
    电话:020-83057017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携手广州中正瑞阁拍卖合作上百年艺术解说

    朱元璋登基时百废待兴,但洪武二年景德镇烧造官窑之事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只不过当时之需仅限于祭祀用器。随着时局稳定,宫廷需求增加,在洪武中后期,朝廷不断颁旨,命令景德镇烧造各类器皿。

    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有限公司(简称中正瑞阁)成立于1988年,是经国家有关部委和广东省、广州市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综合性拍卖企业广东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征集交易部:林总电话同号)地址:瑞安广州中心五楼(临近广东省财政厅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征集范围如下:陶器瓷器、玉器玉雕、古币纸钱、收藏杂项、铜器铜雕、中国字画、古典家具、邮票邮品、奇石化石陨石、金银珠宝、专题藏品、雕品工艺、图书报刊、西画雕塑、新工艺品等。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广州中正瑞阁拍卖行

    洪武一朝瓷器上出现的龙纹极具时代特点,形象颇为费解。上海博物馆藏洪武青花春寿龙纹梅瓶,体态一如元之旧样,但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 此类龙形象还在洪武釉里红梅瓶出现过,其头部特点均为角软无鬣,圆脸猫睛,十分奇特。洪武一朝31年,与后世永乐间隔不远,而洪武之龙与永宣之龙大相径庭,尤其洪武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似刻意而为,仅灵光一现。

    明洪武 青花春寿龙纹梅 上海博物馆藏 

    凡文化现象必定有其原因,只是后人未必能够充分解释。洪武猫脸龙的文化缘由,显然是一个动荡变革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在改朝换代初期,多有尝试性的改革,需要传达新政权的信息,猫脸龙是否在传达某种信息也未可知。

    明朝瓷器上的龙纹很凶猛的就是紧随其后的永宣两朝。洪武时期另有一类龙纹作品形象与之接近,从道理上讲时间也应与之接近。这批洪武晚期的官窑瓷器,龙纹概念清晰,无论模印还是描绘,形象上与永宣纹样相差无几,例如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云龙盘,大英博物馆藏外酱釉里霁青印龙纹盘,这类瓷器以品质论为官窑无疑,龙纹形象与猫脸龙明显有异,具备了中规中矩的龙之形象,从另一角度反衬了猫脸龙的诡异。

    明洪武 青花云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随后的永宣时期,龙纹作品大增,形象日趋完善。很为典型的是青花大器上的表现。故宫博物院藏永宣时期的青花云龙纹天球瓶,青花穿花龙纹扁圆瓶,景德镇永乐 地层出土的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龙之形象生猛,通身粗壮,四肢强健;趾甲较之元龙缩短,形如**;龙首饱满,张嘴龙上颚翻卷如象鼻,闭嘴龙嘴钝如猪,俗称猪嘴龙;眼侧如比目,角齐如刀切,极少分叉;鬣毛丰满呈球状,怒发冲天,排列整齐;总之一派勃勃生机,反映出明初永宣时期的国力与国势。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 景德镇珠山出土 

    宣德青花龙纹作品常见小件,碗、盘、洗一类,由于形式所限,龙纹姿态不一,居器物正中心者很为生动有力,如台北故宫藏宣德青花海水龙盘,龙腾空而起,身呈三弯,前肢反肘,龙首反顾,五爪呈风车状,是为永宣时期力度很大者。

    明宣德 青花波涛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时期龙纹形象为历史很为厚重时期,前期永乐龙纹不可避免地残留元代龙纹的痕迹,比如三爪流行,不见五爪;而后期宣德,继承了永乐的总体形象,只作了小处改进, 比如五爪呈风车状。经统计,带宣德年款的龙纹作品基本以五爪为主,罕见三爪,由此可见瓷器纹样的演进过程。

    进入明中期,瓷器上的龙纹逐渐发生改变,以成化弘治作品为例,龙纹由永宣之凶猛向成弘之俊美转化。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龙纹天字盖罐,龙奔波于海水之上,尽 管身上也三弯,也翻肘向上,配上一副眼镜眼,总给人水中玩耍之相,不思进取。

    明成化 斗彩海水龙纹盖罐和盖顶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件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碗,龙依然动态十足,但与永宣龙纹一比较,就知龙之心态,身在心不在,虽荷塘游鱼纹宣德朝常见,但鱼龙有别,弘治龙替鱼游于荷塘,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明弘治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 青花应龙纹出戟 故宫博物院藏 

    正德皇帝为明代很不循规蹈矩的君王,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自封“威武大将军”。应龙形象在正德一朝大量出现绝非偶然,让龙生出翅膀不在于让龙飞,而在于让臣民看见龙 能够飞,进而体现皇帝的意图。

    明朝皇帝血脉至嘉靖帝拐了个小弯,前十帝都一脉相承,因正德无后,其堂弟被从湖北武当山请出,匆匆坐上宝座。嘉靖很长时间不适应这突变的生活,仍迷恋在童年的道教浸淫中,这对嘉靖一朝的瓷器影响至深。

    嘉靖时期的龙纹至此变得粗率,有点儿找不到北的感觉,与其他道教相关的图案比,龙纹显得漫不经心,尤其大器上的龙纹本应该扭动身体,但嘉靖去掉扭,只剩下动,爪不再锋利有力,而如蟹爪一般松散,鬣毛如湿重的帽子,头方眼圆,嘴巴似能张不能合,看一看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云龙纹罐即可体会。

    明嘉靖 青花云龙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类龙的表达则为兴奋状,如故宫博物院藏嘉靖五彩龙纹绣墩,座面龙为正面形象,这种正面龙自嘉靖 始。龙处于兴奋状态,一副首次登台演出的样子,四肢夸张如拉丁舞姿;器身龙披五彩,背之鳍与腹之蜃重彩勾勒,鬣毛如彩旗飘扬;这点与后世万历五彩某些龙纹作品近乎相同。

    明嘉靖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 五彩穿花龙纹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朝以后,明朝进入衰期。仅从龙纹即可看出征兆。明十三陵定陵出土一对青花龙纹带盖大瓶,与故宫博物院藏同类作品一致,为万历御窑重器,仅此重器,依然可以看出国势衰微。龙纹在全器比例中明显缩小,有些把握不住空间的感觉;姿势依旧,由嚣张变为恐惧,尤其后肢有欲逃脱之感,让人观之心碎。

    大明到了崇祯,气数已尽。尽管崇祯帝踌躇满志,但回天无术。看崇祯时期龙纹就会感到社会学的奇迹(图51)。观复博物馆藏青花崇祯龙纹缸,龙老态龙钟,毛发细弱,观之如雪,似有一言难尽的苦衷,史书说,明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这话崇祯虽未听说过,但他一定感觉过。否则龙纹不可能以这种凄凉之势向社会呈现,郑重传达即将谢幕的信息。

    携手广州中正瑞阁拍卖合作上百年艺术解说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