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上海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此后,艺术视野不断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程十发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
程十发对于“法”的追求,当表现在其精湛的笔墨功夫上。笔墨是国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国画艺术传承至今的命脉所在。“笔”和“墨”在实践中是密切相连的两种修养,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笔”——即用线的技巧。行笔之中所表现的枯湿、浓淡、粗细,运腕间显现于画面之上的圆润、转折、跌宕都靠“笔”的韵律来展现。“文有法而无定法”,画理亦然。程十发所追求的“法”,更是博采众长、相融乃化而来。正如画家自己所言“千家万法熔来我,我为千家哺万生”。在他长达6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观察、思考、借鉴、学习始终贯穿一生,孜孜不倦。更难能可贵的是,程十发除了研究前贤、今人的笔墨长处,还常常从其他艺术中汲取养料:他从诗词、文赋中求气质;还从书法、雕刻中求线条;更从唐三彩等民间工艺中求色彩、造型……遍求“古今中外之法”。
他那大胆创新的笔墨线条,虽然标新立异,却始终保持着传统绘画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程十发对书法修养的讲究与追求。他善于书写多种字体,但并不以像哪家哪派为荣,依然追求着自己的风貌。他宁可喜欢魏晋时代无名氏刻写的北碑,汉朝人书写的竹简,乃至更为远古的石鼓文、钟鼎文,而不学公式化了的,所谓的“台阁体”、“二王体”,艺术的自由度与独创性始终是他所追求的。程十发的书法不仅具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影响了他的笔墨线条。所谓“书画同源”,程十发以其高超的智慧,得以在书法运笔中求得线条变化的奥妙,使其艺术作品书画结合,相得益彰。
就中国画而言,程十发最早是位山水画家,之后相继以人物、花鸟名世。他的人物画,最初多描绘少数民族欢乐、祥和的情景,后以借历史人物抒怀见长。又以古代石刻造像般的大轮廓线和提按折转多变的笔法塑形,在那极度不似之似的造型里,在那粗细线条悬殊的节奏间,展现着画家为衔接古法与现代感所花的良苦用心,因此也使其以特异的样式独立于当代人物画坛,影响至今连绵不绝。而作为花鸟画画家的程十发,在这片与自然之物心交神往的天地里,仿佛取得了更多的自由,那奇诡灵变、枯润相间的笔法,那自如冲融、云走霞飞般的墨法,那透着光感的没骨法的设色,有着更多的内在美和形式美相结合的妙趣。他的绘画具有纵横挥洒,浑厚、古朴、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即使是书法艺术,同样显示了奇突、清丽的艺术特色。而山水画的笔墨造诣,更是独树一帜,极具功力。
程十发作品价格值多少钱一平尺? 鉴定程十发作品、评估程十发作品价值、了解程十发作品值多少钱一平尺,送拍交易程十发作品请联系涂先生
程十发所作书画的内在要素具有“怪”和“巧”的特点,我们在鉴定时就不能只凭传统的那套一般性的思路和方式,而应该抓其要点,把握它最突出的特质。否则就有可能以假当真或以真作假。事实上,要鉴定真伪,关键是抓住程十发作品的艺术特点。程十发运笔时笔的走势总是翻来覆去——笔尖、笔肚、笔根全都派上用场,笔法的“变”数之大似前所未见。看上去有时中锋,有时侧锋,有时短笔细线轻描,有时长笔粗线横扫,甚至有的极端到只画出一根由细转粗的超长线条便完成了某一个表现对象具体的状物过程,具一副将豪爽、率真与谨小慎微相融合形成的“跌宕”之势,笔墨状态非常奇特。
他的用墨,很追求酣畅淋漓的效果,破墨、破色或色墨相破法被他经常使用,意象较佳;他的造型,受前辈画家陈老莲、任伯年的启发颇多,并大胆吸收了民间美术的精华,着意于线、形局部的组合与搭配状态以及画面整体上的装饰感和形式感,以得神似,凸显画中形象的奇妙、趣味与幽默感取胜。
程十发作画有两点不同于常人之处:一是行笔极快,犹如暴风骤雨掠过,气势逼人;二是用笔活脱,从他笔端流露出的线条,一会儿粗,一会儿细,一会儿干,一会儿湿,对比强烈。然而不管是粗笔还是细笔,所有的线条都柔韧、绵长,饶有韵致。
辨别程十发作品的真伪,还需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现在利用投影仪之类方式来辅助定位造假的较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单方面过于看重“形”的像不像或好不好,一定要多根据画作的笔墨关系这些硬件做判断,唯这样才不容易走眼。
程十发的精品画作通常达上百万元,是可遇不可求的。如程十发《魏武观海》在2010年的拍卖会以179万元成交,《湘君湘夫人图 》在拍卖会上也以246万元落槌,《橘颂》立轴在2013年拍卖会上以103万元成交,可见其人物画在市场上受追捧的程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香港拍出的程十发1979年作《补衮图》,估价仅为万元,最后的成交价达 601万元。而此作早在国内2005年春拍上,仅以286万元拍出,九年间竟翻了一番。程十发花鸟和人物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数量不少,有相当大的收藏群体。因此,其价格相对稳定,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0年至2001年,程十发作品每平方尺的平均价格为10372元;2002年至2003年每平方尺的平均价格上升为11948元;2004年至2005年则迅速飙升为81702元每平方尺,2010年至2012年,每平方尺的均价则升至112347元。2013年每平方尺的价格已经达15万元。2017年,每平方尺均价在20-35万元之间,精品可达到45万元以上。
以下是程十发作品部分成交记录:
LOT号--拍品名称----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程十发-1958年作 欢.00万
程十发-壬戌万
程十发-《召树屯和喃婼娜万
程十发-1978年作 香00万
程十发-1978年作 迎00万
程十发是一位在传统艺术创新的道路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大师。程十发作画,讲究“意、形、法”。
他所追求的“意”,不仅是一种源于士大夫文人千年传承的风雅意境,更结合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着瑰丽想象的浪漫主义精神,独树一帜。也因此造就了他“当代海派画坛领袖”的崇高地位。60年来,程十发的一枝彩笔绘就了无穷的艺术佳作。这其中,既有“下里巴人”的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插图,也有“阳春白雪”的水墨画、工笔画。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人物、花鸟抑或山水,程十发笔底总是一派华瞻精致,堪称全才、全能亦复全精。
他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并不是舍弃“形似”,不注重描绘对象的形态,而是不仅仅满足于“形似”,希冀追求更深的艺术感染力。从他早年摹写的大量山水、花鸟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程十发的写实功底扎实,对于传统技法是做过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学习的。然而,在几十年来的艺术实践中,程十发看似完全抛却了写实性,汲汲于追求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笔墨的“趣味性”、“夸张性”表达,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因此,他既可以描绘手捧鲜花的飞天仙女“迎忠魂”,表达怀念周恩来总理的强烈感情,也可以用色墨交融的瑰美彩笔,绘出青松翠柏、百花丛中静静开放的君子兰。这就是程十发笔下的“意”,不仅奇拙的花木常常与秀美的灵禽、蜂蝶相依相伴;天真活泼的孩子也可以与高大健硕的麋鹿、山羊嬉戏游玩;更有泼墨泼彩、水墨交融的一脉山峰下,掩映着满树繁花、竹篱茅舍……他常把散见于生活中的恬淡、自然之美,对比性地高度集中,又巧妙地加以布局,再以饱含情感的艺术语言、笔墨功夫,创造出一片“画坛程派”独有的艺术境界。
程十发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程家样”绘画艺术,堪称经久不衰。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民间的;既是写实的,又是装饰的;既是线墨分明的,又是色彩绚丽的。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非凡多彩的艺术模式!“程家样”已经在我们这个人世间流行了50多年,而未来,它也必定会继续给人们带来不凋的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