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成都市 大顺通宝 哪里收购 真假鉴别 西安岳宝轩

  • 发布时间:2018-06-30 17:00:22
    报价:面议
    地址:陕西,西安,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武警医院东门对面锦尚云天古镇
    公司:西安中昌雅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
    手机:18092650227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大顺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明末张献忠所建大西国铜币。铸于大顺元年(1644),圆形方孔,钱文楷书,背无文,或有工、户字。[1]  直径2.65厘米,重5克,四川省博物馆有该藏品。

    大顺通宝,农民起义军首领所铸的钱币。1644年11月,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攻克,称西王,建立了政权,以成都为西京,年号“大顺”,铸造有大顺通宝。大顺钱制作非常精美,铜色金黄,多阔缘大样,所见有光背、背工、背户三个品种(钱谱收录有背川户者,至今未见开门“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回族。”我认为将李贽的族别定为回族不妥。理由如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现的《凤池林李宗谱》残卷和《清源林李宗谱草创卷之三·历年表》及宗谱抄录残页,是研讨李贽族别的权威资料。据此确认:一,李贽先祖原姓林,始祖林闾,本为光州固始(现上海辉县)人,元末移居福建泉州。自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世叔祖林广齐因避祸改李姓后,林氏相继改姓。二,李贽先祖中,确实有人与教有一定关系,甚至有接受教信仰的事实,但无一证据能说明林李氏为回族。

    汉初,法定货币还是黄金和铜钱。铜钱继续沿用半两钱,但嫌旧钱笨重不便,改铸轻钱。如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的半两钱重八铢,称“八铢半两”;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铸的半两钱重四铢,称“四铢半两”。此时,民间私铸铜钱重量更轻,有的不到一铢。但不管钱的重量怎样变化,却始终用“半两”作钱文。汉武帝时,为加强集权,将铸币权收归,禁止民间铸钱,并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钱的重量和钱文都是五铢,故称“五铢钱”。此后,到隋末唐初700多年间,各个朝代均铸五铢钱(王莽统治时期曾多次进行币制改革,使币制非常混乱),但其重量大小则不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的朝代开始在钱文中加上年号,如三国蜀的“直百五铢”、北魏“太和五铢”等。这是以后各代通用的“年号钱”的先驱。实物)。

    大顺通宝,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所铸的钱币。1644年11月,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攻克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年号“大顺”,铸造有大顺通宝。大顺钱制作非常精美,铜色金黄,多阔缘大样,所见有光背、背工、背户三个品种(钱谱收录有背川户者,至今未见开门实物)。

      清代嘉庆年间文献《蜀碧》有云:“贼(指张献忠)设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令民间家悬顺民号帖,以大顺新钱,钉之帽顶。诸神像首百炼不化,贼尽弃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应熊拾而埋之北关外,题其碣曰「佛冢」。贼钱肉色光润精致,不类常铜。至今得者,作妇女簪花,不减赤金。”

      清代嘉庆年间文献《蜀碧》有云:“贼(指张献忠)设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令民间家悬顺民号帖,以大顺新钱,钉之帽顶。诸神像首百炼不化,贼尽弃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应熊拾而埋之北关外,题其碣曰「佛冢」。贼钱肉色光润精致,不类常铜。至今得者,作妇女簪花,不减赤金。”。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