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有五色,分别为佛经纸,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宣德炉。造型以古雅浑厚为上,有耳足的比无耳足的要好,铸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
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揭开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对它悬而未解的神秘面纱,而今现身于春拍的现场,可谓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炉何为精中之极,极中之孤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1,从器型大小而言,现存世宣德炉尺寸8到12厘米的居多,15厘米的少有,大于20厘米的实属罕见。2,从宣德炉的色泽而论史籍中有明确记载,佛经纸色为。如有通体满鎏金并镶嵌金片不是宣德三年的炉。此炉为清式炉。3,宣德炉的底款“大明宣德”四字篆体和六字方款“大明宣德炉”为皇家御用款识。流传至今标准的鉴别方法如下: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横同高,德字心上没有横,宣字日圆年肥腰,制衣横不越刀。
近几年藏品石叟款薰香炉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仿古纹大香炉
估价12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79.20万---成交日期:2010年11月21日
藏品名称: 清雍正 孔雀蓝釉簋式香炉六字楷书刻款
估价50.00到70.00万---成交价:HKD101.58万---成交日期:2004年11月1日
藏品名称:宋 龙泉窑三足香炉
估价62.00到80.00万---成交价:RMB78.40万---成交日期:2010年11月6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 炉钧孔雀毛釉双耳香炉
估价180.00到250.00万---成交价:HKD194.00万---成交日期:2010年5月31日
藏品名称:清早期 铜洒金蚰耳香炉
估价10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8日
藏品名称:清中期 白玉夔凤纹香炉
估价3.00到5.00万---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0年5月16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 炉钧釉双耳香炉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HKD89.00万---成交日期:2010年10月30日
藏品名称:清中期 白玉香炉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53.76万---成交日期:2010年6月5日
藏品名称:明宣德 景泰蓝缠枝莲香炉
估价220.00到320.00万---成交价:RMB246.40万---成交日期:2010年6月4日
藏品名称:元 枢府釉六角香炉及台座
估价8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7年7月15日
2018年石叟款薰香炉的价格高吗,石叟款薰香炉真假如何鉴别
香薰和香炉,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下两图是笔者藏品,原伦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时期,纹饰较繁复,珊瑚镶嵌完整无缺漏。
19世纪及以后,铜炉铸造的质量每况愈下,无论是包浆纹饰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带有“石叟”款的铜炉。对这类铜器的考证专家有不同意见:英铜器专家RoseKerr在她的《中国晚期铜器》书中提出“石叟”是始于明代后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标”(RoseKerr,LaterChineseBronzes[Victoria&AlberMuseum,London另一专家Paul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铜时代》一书中认为明后期的专铸“石叟”款铜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传说中擅长作银镶嵌铜器的一僧侣的别号。他认为带“石叟”款的铜器是19世纪的作品。下图带“石叟”款的银线镶嵌的铜炉,一说是17世纪,一说是19世纪。
故宫收藏的石叟香炉,石叟作品的紫铜冶炼技术世界一绝。明宣德炉用的是暹罗国(现泰国)进贡的风磨铜,经过十二炼后没有一点杂质。石叟完全继承了风磨铜冶炼方法,这是世界范围的冶炼技术进步,也是石叟作品的奥秘所在。石叟所制铜器无不温润而有光彩。其次,石叟作品造型美观。他的作品吸收了工艺品的诸多优点,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自然流畅,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想。第三个特点是绘画与雕塑完美结合。所见石叟作品一般都先在铜体上绘画,而后挑槽并嵌银丝。即先在铜器上挑槽,后卧银丝,组成不同图案,并将银丝嵌入槽中,使所嵌银丝与铜器表面相平,工艺难度极深。石叟落款同样极具特点。
在同样尺寸的情况下,炉越重价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炉,径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达7斤,是该尺寸铜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数倍。款铸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帮助断代,而铜炉的价值也越高。宣德炉在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铸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石叟继承了传统的铸铜工艺,熟练掌握铜嵌银丝工艺,善制嵌银铜器,使铜器制作艺术焕发光彩。所作多为文人雅玩之物,采用嵌银落款‘石叟’二字,多在器物底部,篆隶均有,字体朴拙无俗韵。
石叟无传艺后人,故其作品珍贵稀少。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石叟的铜佛、铜香炉,被列为东方最重要的艺术,称其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清代也多见“石叟”款铜器,清早期“石叟”铜器做工规整,精致典雅。